安检无忧行李箱,供货商都从生产部改为具体的配套商了。
但各种枪械和手雷等杀伤性道具,则依旧是生产部在供货。
他从这个细节中,看到了公司的经营思路:降本增效。
将销量小、地位低的边缘化产品外包出去,把技术转让给第三方,再从第三方那里采购。这种行为会导致同一件商品的获取成本升高,但却会降低公司的管理与人力成本。
而且长期来看,如果第三方能很好地消耗这些技术,转化成新的商品,并开拓出新的市场,也能将商品成本降下来。
这种降本增效的行为,对一家蒸蒸日上的国企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你降本,就要动同事的蛋糕,人家就要和你闹意见。
对新起点这种没人拍板的国企而言,只怕更加困难。
但新起点降本增效、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并不只是这一个孤例,而是在这一整年中,都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
例如3月初一过完年就急不可待地全公司铺开的机构改革方案,在各省部都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监理部,和一个监察部。
看似是扩编了,实则责权更加明确了。
同时各级各部门过去的交叉权限,也都被梳理了个七七八八,责权分明。
不再像过去那样几个部门同时管几件事。现在是一件事就归一个部门管,但安排另一个部门事中监督、事后复核。
扯皮减少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另一件事,就是年中山西大风暴中,总部确立的,必要时直接跳过省部,对各地市级分部的绝对权力。
这个大原则,是劳动节假期期间,切实得到了上峰某位重要领导支持的,也就代表了最高层的态度,所以各分部全都噤若寒蝉,连个屁都不敢放。
但大家也都很疑惑:公司过去十多年来的松散与扯皮状态,明明就是上峰刻意而为之的。现在为什么突然转向了?
做管理工作,一个大忌就是“主动改”。最基本的常识则是,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做出任何改变。
这个和敲代码很像,其实本质原因是一样的:没有人能完全把握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看似小小的一个改动,会带来怎么的蝴蝶效应。
这一年来,公司提效改革的思路,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大小事务中。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还很迷糊的话,七月的斋浦尔事件后,消息灵通的人,恐怕多少都猜到一些原因了:
公司,不,应该是他们所处的世界,在那场疑似平行宇宙的某种常态化竞争中,落入下风了。
乔木甚至觉得,这也能解释那个隐藏了十多年的未来共同体,为什么突然就火急火燎地跳了出来,要以那么激烈的手段,强行吃下整个瓦拉纳西。
整个行业高层,已经感受到了某种巨大的压力。只是这种压力,被他们人为地阻断了,并没有向下传导。
斋浦尔事件,不能说是这个压力的来源,因为时间对不上。
它更像是这个压力的“应验”。
所以上峰愿意容忍,甚至主动支持公司总部集权。
所以未共体会着急忙慌想要走到台前,甚至遭受阻力后会觉得万分委屈。
所以各家机构会对这个杀害了几十名印度同行的秘密组织如此宽容,换了些好处,直接把乔木辛辛苦苦抓到的所有俘虏,都一股脑给放了。
因为整个行业,都需要为某种来自外部、需要他们共同承担的压力,做好应对或反击的准备。
这个时候,他们经不起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