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躺在传送室外间,懒洋洋地在手机上敲着字。
《经验贴:如何“节省”你的集体无意识应激》
之前在斯瓦米纳拉扬神庙的讲课,80%以上的内容都是扯犊子,都是他前世锻炼出来的“正确的废话”。这次则都是干货,是真正有实操价值的东西。
能力和技巧藏着掖着,什么好处都自己暗搓搓吃独食,生怕别人学会了饿死自己,那是封建小农时代的落后思想。
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社会观念上,都为“分享”提供了丰厚的回报,和封建制度下难以想象的机遇。
这正是“制度优越性”这一概念的具体体现之一。
他甚至不在乎,或者说期待某个同事“吃里扒外”,将这些经验与技巧,传播给其他同行——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因为他已经尝到过甜头了。
无论《大航海时代》还是《奇幻世界艾泽拉斯》,他大概是第一个能把数以百计的调查员团结起来的人。
将一群人团结起来,并不是只靠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可以的。
对人类自身的高效管理,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
能够凝聚起一支团队的因素非常非常稀少,但能够摧毁一支团队的因素却多如牛毛。
所以,在各机构都不愿意赋予调查员明确权力的情况下,在不受约束的项目世界,将一盘散沙的调查员们组织起来,一向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做到了。
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做到。就像那些愿意服从他调遣的同行,大概也说不清自己怎么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调遣。
这就是影响力。它不具备强制和约束,很多时候却比强力的约束更高效。
它只关乎人心,但人心却最能化腐朽为神奇。
这是乔木从王宗江身上学到的教训。
授人以鱼见效虽快,终究逃不过利益交换的窠臼。一旦事有不顺、风险过大,顷刻间就树倒猢狲散。
所以他要试一试授人以渔,看看这条路能帮他走出多远。
因为没提及外部项目的信息,所有调查员都能看到,这篇贴子很快就被顶上了内部论坛热搜榜第一。
1L
“沙发!”
“啥年代了?你是GG还是MM呀?”
“楼上俩沙雕。前排蹭个合影,求大神点名!”
2L
“先发后看,良好习惯。”
“板凳,挤一挤谢谢。”
3L
“我抢!”
“超级加倍!”
4L
“沙发!”
“艹,没抢到,是个地板……”
5L
“看了看日期,是2023年没错。楼上几个什么情况?穿越了?什么陈年旧梗?”
“国足出线啦!!!”
“楼上别高兴得太早,我预言会被分到死亡之组,踢巴西、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
“我预言中国0:2哥斯达黎加,0:3土耳其,0:4巴西!有一起发财的吗?”
“发国难财?【皱眉】”
“这都算国难?那之后年年都是国殇了。【笑哭】”
“你们在说什么啊?2001年的我,完全看不懂。【问号】”
6L
“楼上的就完全不打算聊正经话题是吗?”
“正经话题?有人不正经了吗?【斜眼】”
“不正经?!哪呢?求车牌!【流口水】”
“同求!”
“……算了,我自己去看贴了,你们随意吧。”
“卧槽,惊现老实人?【惊恐】【惊恐】【惊恐】”
……
乔木看着发贴后短短两分钟内爆发的回复,一脸无语地关掉了OA。
显然,他的同事们,已经习惯他又做出傲人成绩,或者分享宝贵经验了。再想让他们一本正经地震惊,几乎是不可能了。
就算有萌新想表达震惊,也会被前排这群不正经的家伙把情绪带歪。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正犹豫着去哪随便吃个午饭,就接到了方主任的电话。
“小乔啊,我看你发贴了,项目结束了?”对方的语气非常热情。
“嗯,正打算走呢。您有什么事儿?我上去找您?”
“哦,不用,我今天不在公司,”对方笑道,“你吃饭了吗?没吃的话就来游龙阁,我和王副主任正好也没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