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给乔木打电话的时候,本以为他会立刻买票直奔首都,没想到他是第二天才到,而且是卡着点直接到了饭店。
“您什么时候来的?”一直在饭店门口等候乔木的对方,被从饭店里面走出来的他吓了一跳。
“刚到,顺便上了个厕所,”他含混地糊弄了一句,就问,“人来齐了吗?”
刘焱摇头:“没有,宋董也没到呢。约的是十二点,还有不到一刻钟。”
“啧,掐着点儿来啊?”乔木正冷笑着,宋理就从一辆商务车下来了。
“乔工,”对方和他握了握手,“什么时候到的?”
“比您早五分钟。”
听到这个答案,宋理愕然了片刻。
他本以为这个年轻人要么会火急火燎地赶来,要么就年轻气盛干脆不露面。
反正芸木股份法律上与对方没有半毛钱关系,对方以避嫌为由不出面,也是合理的。
没想到对方来了,而且还和他前后脚,摆明了就是一点都不着急。
这份与年龄不相符的定力,就值得他高看一眼了。
正聊着,刘焱朝着不远处一人热情地挥手:“李经理,这边!”
随后轻声道:“是监理部的M4经理,负责咱们的审核小组组长。”
说完,他就直接迎了上去。
这就是刘焱在电话里说的“中间人”了。
乔木打量着那边,一个三十大几、最多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厚重的羽绒服下面,是一条商务西裤,说明里面穿的是西装。
公司只有两种人平日里会穿西装正装,一种是注重自身形象的高层领导,一种是商务部和市场部当天有正式外联任务的同事。
其他部门其他人都着装自由。
这种情况下要穿西装上班,就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了。
那个李经理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在刘焱的引导下,来到他们面前,等宋理主动打了招呼,才矜持地回了一句。随后就一直微微扬着下巴。
没理会乔木,更没看他一眼。
宋理作为孔敬东的心腹,在商界的地位和资历,绝对比李经理高出N个等级。
但面对宋理,李经理明显有着极大的心理地位优势。
新起点、央企、甲方,无外乎如此。
对方站了几秒,就略显不满地说:“我先进去了,你们还要等人?”
说着就要自己迈步往里走。
按理说,打完招呼后,宋理应该主动引导他去预订的包间入座,留刘焱和这个小助理在外面继续冻着等人。
然后两人喝着暖茶,先客套恭维一番,他也好提前问清楚一些比较敏感、不上台面的问题,履行好中间人的职责,打好前哨。
但两人都没这个意图。
真是不懂礼数规矩!一个愣头青调查员,一个东北傻狍子!他心中冷哼。
愣怔了片刻,刘焱终于想明白哪里不对了,意识到自己犯错了,有些尴尬地补救道:
“这位是我……宋董的朋友,太原省部的乔木乔工,李经理应该也听过吧?”
这次轮到李经理愣怔了。
片刻后,他的脸上,猛地迸发出热情洋溢的笑容,之前的矜持与毫不掩饰的不满,全都一扫而空。
“乔工,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他两步上前,朝乔木伸出两只手,但直接停在半空中,没有主动去握。
“李经理客气了,哪有什么大名?都是同事们抬举。”乔木淡淡地笑着,抬起了一只手。
对方停在半空中的双手立刻主动握上来,双手紧紧攥着他的单手,热情地摇晃。
乔木虽然每次接触都在心里疯狂吐槽,但也必须承认,这套能够不动声色让自己主动低人一级的潜规则,对爱面子的人而言,确实非常适合。
“乔工果然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啊,”松开手,李经理满脸惊叹地打量着乔木,“我刚才可是有眼无珠了。”
为自己刚才的失误致歉后,对方就开启了盛赞模式,丝毫不惊讶于乔木会出现在这里。
毕竟这个申请提交上来都快一周了。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如果连这些配套商的背后实际掌控者是谁都打听不到,那他也坐不到现在这个位置,早就被那些有能量的幕后之人轰走了。
这顿饭是要谈入股一事。这种事情,根本不是刘焱这种小卡拉米能决定的,肯定得出一个能拍板的人。
不过他确实没料到这顿饭乔木真的会来,毕竟这已经算是违规了。他本以为来的会是那个持股70%、完全查不到任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