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高三那年父亲在农忙时触电身亡,原本贫困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只有半年就可以参加高考了,他多么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公安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可高三的学费让他犯难了。
那个寒假他闷闷不乐,常常一个人坐在山上发呆,绞尽脑汁仍无计可施。一天,同村一个有偷窃劣习的懒汉走近了他,在引诱出他的苦衷后,便教唆他一道去邻村山上偷木材卖钱。被钱逼得晕头转向的他最终无奈地答应了。
那个他生命里永远无法忘怀的夜晚,他在懒汉的引领下,摸到了邻村那座山里,万分惊恐地看着懒汉趁夜挥起弯刀盗伐了好几颗树。懒汉干完后,看到李超还在发愣,他斥责道:“还不快帮忙!”李超便木然地动手配合懒汉一起奋力将砍下来的几颗树搬上了车,开到了懒汉家。
两天后,懒汉给了他500元钱,李超用它交了学费。好一阵子,他都回想起那夜怵目惊心的一幕,悔恨交加,辗转难眠。之后,懒汉又几次找到他邀他结伙再去干,被他严辞拒绝了。
半年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公安学校,靠着勤奋学习得到的头等奖学金与勤工俭学的收入,他得以完成了学业,回本市当了一名人民警察。然而那一念之差做出的傻事,成了他心口永远的痛。
在辛苦危险的基层一线,他忘我工作,表现得非常积极勇敢,不出两年,便三次记功。然而,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天,上级领导找他,语气沉重地告诉他:那个懒汉已被抓了,把他给供出来了。
虽然因为已是几年前的事已过了追究法律责任的事期,但李超还是被开除了。一个代表法制文明的标杆队伍,怎么能容下一个有盗窃前科的人呢?领导和同志们都无比痛心与惋惜,李超却反应出奇地平静,他说:“我找就预料会有这一天到来,我感到平衡一些的是,我的工作还干得不错,也算是一种弥补吧。”
李超回到了乡下,开始钻研养植与饲养业。几年后,他赚了不少钱,娶妻生子。
他在乡里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看到那些和自己幼年时一样家境贫苦的孩子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他更快慰的是:他已经用自己的努力洗刷净了曾有的耻辱与伤痛。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的儿子将来当一个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