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举国同悲。
太子玉子辉继位,承王加封为摄政王,穆丞相晋封为卫国公,一武一文,同朝辅佐幼帝。
贤王涉嫌谋害先帝和幼帝,还刺伤了摄政王,如今已被打入天牢,待登基大典之后三司会审。
消息一经传开,效忠贤王府的那些亲信全部骚动起来,甚至在有心人的挑拨下,掀起了动乱。
幸得穆清及时赶过去,这才避免了一场兵变的发生。
三天后,新帝大典,容太后牵着幼小的玉子辉,一步步走上了玉阶,他小脑袋根本戴不住那沉重的冠冕,摇摇欲坠,犹如他的皇位。
年幼的玉子辉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只知道按照母后的交代,安静地走完这一程。
新帝顺利继位,摄政王玉墨承掌控了朝堂,贤王篡位一案也正式开始审理。
以上的一切便是时小苒听到的消息。
听完安璐的话,时小苒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没有说话。那天在帝寝殿的时候,她无声的站在屏风后,亲眼目睹着一切,可犹如局外人的她,却好似幽灵一样,只能看,无法出声更无法改变。
后来众臣,她看到穆清似乎发现了她,就在她以为他会找到她的时候,一个人将她拖走,她再次陷入了黑暗。
重新醒来时,已是三天后,一切风波似是已经尘埃落定。
“前线怎么样了?”时小苒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安璐端了一杯水过来,说道:“王爷已经下诏褫夺玉世子的兵权,并且命他入京受审。”顿了顿,她又道,“时姑娘,如今王爷已经掌控了全局,一切已成定局。”
“玉之澜不会甘愿入京的。”时小苒站起身,走到了院子里。
这里是摄政王府,那天她被人带进密道之后,醒来就是这里了。
玉墨承藏的地方依旧是那么的令人意想不到。
玉之澜应该已经得知了京城的变故,而且他是不可能束手就擒的。可是身在京城的她,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手机已经被安璐收走,她虽然目睹了一切,可她的话根本不能作为供词。
她该做些什么才能挽回一些局面?她有什么办法为贤王府脱罪呢?
“我要见玉墨承。”时小苒在院子里坐了下来,看着东边的天空,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安璐应声,退下去转达时小苒的意思了。
摄政王府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而且在暗处还有着无数的暗卫,别说逃了,恐怕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其实现在的结果还是有一点出乎时小苒的预料的。玉墨承从她这里拿到了玉昭给她的诏书,经过处理伪造成了遗诏。让她没想到的是玉墨承竟然不是自己继位,而是扶上了小太子。
小太子名正言顺,如果立他的话,那些顽固的老臣也不会站出来反对。而且皇后也会适当示弱,甚至去支持玉墨承的决定。
可是新帝什么也不懂,不过是玉墨承的傀儡罢了,朝政自然还是顺利落在玉墨承的手里。
自从玉墨承当上了摄政王,不但百官拥戴,而且还落得了好名声,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这招玩得真好!
中午的时候,玉墨承回府了,第一时间便来到了时小苒的这个院子。
“小苒,你找我?”玉墨承熟稔地在她对面坐下,面露笑意,好似他们是认识已久的朋友。
“承王,我们谈个条件吧。”时小苒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她还是称呼他为承王。
玉墨承微微一笑,亲自盛饭夹菜,然后将碗筷递给了时小苒,说道:“这些应该都是你爱吃的,你有孕在身,多吃一点。”
“你打算利用我抓玉之澜?”时小苒坐着不动,满目寒意。玉墨承对她这么好,不就是因为玉之澜吗?如果玉之澜带兵回到京城,他这个摄政王还能高枕无忧吗?
“吃饭别聊这些可以吗?”玉墨承的脸色危险地沉了下来,低头开始吃饭。
时小苒虽然没有再说,但是她也没有动筷子,而是转身走到了窗户那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景。
“什么条件?”终究是玉墨承忍不住了,他头也不抬,只是淡淡地说道。
“让我参与调查贤王一案。”时小苒转过头看着玉墨承。
贤王蒙冤入狱受审,负责主审的人是穆国公,陪审分别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如果她能参与到这件案子里,也许能拖延一点时间等待玉之澜回来。
“不可能,贤王满门已经全部入狱,明日午时斩首示众。”玉墨承吃饭的动作不变,细嚼慢咽,好似在说一件十分寻常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