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似乎变得特别漫长,看着烛火的跳动,数着那缓缓流逝着时间,盼望着天明早些来到。
门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时小苒的一颗心瞬间提了起来。
“郡主!”是星浮的声音。
时小苒立即去打开门,只见星浮匆匆跑了过来。星浮的身上满是鲜血,脸上还受了两道伤,触目惊心。
时小苒按下心头的惊恐,颤抖着问道:“他怎么样?出了什么事情吗?”
“世子被困了,属下好不容易杀出来,世子让属下赶紧带您离开!”星浮说着便去拉时小苒的手。
“我不走,我要去找他!”时小苒一把甩开了星浮的手,提着裙子便朝外奔。
隐卫似乎因为玉之澜的命令,并没有对时小苒进行阻拦。
“郡主不可!皇宫那边都是摄政王的人,世子说他有办法杀出来,到时候与您会合!”星浮跟在时小苒的身后,急声说道,“您若是去了,世子还要顾及您,怕是更加危险了!现在城门未关,属下先带您出城才行啊!”
时小苒的脚步突然停住了,她看向星浮。星浮说的没错,她要是过去的话,不但帮不了玉之澜,还会成为他的累赘。
她现在必须理智,不能凭着感情意气用事。
既然玉之澜这么安排了,她只要完全的信任他就可以了。
“马车已经备好,郡主您跟属下来!”星浮满脸的急切,快步走在前面。
在一条小巷子里,停着一辆马车,普通平素,丝毫不会惹眼。
时小苒想也没想便上了马车,星浮坐在了驾车的位置,挥鞭驾车。
此时的时小苒压根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她只有一颗担忧紧张迫切的心。
马车顺利从北门出了城,速度便逐渐加快了起来。
车里燃着一种淡淡的熏香,时小苒闻着那味道,渐渐地陷入了昏迷,闭上眼睛沉沉地睡了过去……
皇宫门口的那一战,终以玉墨承死在了玉之澜剑下而告终,那追随玉墨承的两万禁卫军,也适时丢盔弃甲,不再做无畏的牺牲。
小皇帝和容太后被穆清请了出来,玉之澜拿出先帝的遗旨。
容太后接了遗旨,并承诺将为贤王府一门平反,本要加封玉之澜,却发现他已经悄然离开。
穆清眼带羡慕的望着那道毫无留恋的背影,心中暗叹一声,牵着小皇帝走向即将早朝的德天殿……
一场本以为会掀动整个京城的战事就这么结束了,以最小的伤亡以及代价,顺利铲除奸佞,肃正了朝纲。
“苒儿,我回来了!”玉之澜兴高采烈地冲进了屋子,“我可以带你去四处游玩……”
屋子里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人,更不见她的身影。
“心魅!”他急忙呼唤隐卫,可暗处无人应答,顿时让他心慌起来。心魅是他最好的隐卫,如果心魅还活着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离开这间屋子的。
忽然想起什么,快步出了房间,找来在旁边看守的人。
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玉之澜在附近安排的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只负责看着附近有没有陌生人出没,如果有的话让人通知暗处的守卫。
“并未瞧见陌生人来。”一个大爷对玉之澜道,“倒是昨夜星浮回来了,满身鲜血,说您被困了,您交代他回来将时姑娘接走。”
“我从来没有交代过星浮这件事,而且昨晚星浮一直跟我分头行动。”玉之澜眉头紧皱。
这时,星浮回来了,他满头汗水,见玉之澜紧锁眉头,顿时愣了一下:“世子,城门各处我已经控制住了,京城平静了。”
玉之澜没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他。
“世子,您为何这样看着我?”
一旁的老大爷也直勾勾地看着星浮,然后恍然道:“昨夜的星浮脸上受了刀伤,血淋淋的。”
星浮愣住了,根本没听懂老大爷的话。
玉之澜目光一沉,快步出了门,策马而去。
星浮在原地怔了片刻,向老大爷询问了情况,这才明白了过来。有人假冒他过来接走了时小苒……
早朝照常进行,群臣弹劾玉墨承的罪行,诛灭其所有余党。
贤王府一门昭雪平反,玉之澜承袭其父王爵之位,成为新的贤王。
一夜的动乱之后,京城恢复宁静。
陷入黑暗的时小苒并不知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熟悉的场景令她一下子惊醒了一切神智。
依旧是这块太极八卦台,边上是八根圆柱,柱子上是六十四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