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当明吹成了雍正的背后灵[清穿] >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很快, 叶珍珍的身世和近况就被梁九功查了出来,她写的文章也被放在了康熙的案板上。

康熙翻阅着叶珍珍写的文章,耳朵里听着梁九功的汇报。

“叶侧福晋是四十二年入的雍亲王府,是户部广积库大使夫人娘家侄女, 这姑娘的家乡着了祸, 然后被送来京城逃难, 户部广积库大使家小,这么一个姑娘养在家里是负担,原想着把这姑娘送到贝勒府当丫头的, 但是却被还是贝勒的雍亲王看中,纳为侍妾, 后来又破格提拔成格格, 直到四贝勒封为亲王, 因为她名下有一个阿哥, 所以晋为侧福晋。”

“在四十五年二月,雍亲王确实是给这位侧福晋请了一个先生授课,这位先生年纪很大,才华不错,只可惜屡次会试没中, 便歇了科举的心思,专心给侧福晋授课, 那先生说, 他在教授侧福晋的时候,侧福晋已经将四书五经全部都背诵了下来,据说是雍亲王亲自教的, 但是侧福晋写文章的能力却有些薄弱,连基本的破题也不会, 到现在,他觉得侧福晋都已经能够参加科举去了。”

“进步还真大,老四这个侧福晋写的文章虽然算不得惊艳,但是却有理有据,在策论上,有很多都是将说的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并不是空中楼阁,许是和她自小生活在普通百姓家中的经历有关,她应该还阅读了不少古籍,她一直都有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康熙看着叶珍珍历年来写的文章,从最开始的题破得稀烂,到后面的引经据典,康熙眼中也露出欣赏的目光。

“如若这姑娘是男儿,举人已经没有问题了。”康熙评价道。

“那还真是可惜,如若是男儿身,说不得陛下又得一人才。”梁九功惋惜道。

“怪不得她能写出这样的话本,真的比男儿强太多,人家后院的姑娘都能吃念书的苦,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可是咱们的八旗子弟,领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完全吃不了读书的苦,还说和人家汉人一同参加科举不公平,还有脸和朕闹。”康熙想起这些年宗室找他的哭诉,说这么多年来,依旧是考中科举,满人和汉人相争实在不公平,现在看来有什么不公平,就是享福太久不肯努力。

梁九功也是没想到,一个姑娘居然能够这么厉害。

“老四这个侧福晋找得不错,倒是没怎么见老四带宫中来过。”康熙道。

梁九功想了想道:“是雍亲王似乎就不怎么喜欢带其他女人入宫,平素入宫也都只带着雍亲王福晋。”

听到梁九功这么说,康熙也回想起来了,感叹道:“相比其他几个的后院,确实是老四的后院更强一些,老四有宠爱的女人,却也不会过头,没有不给正妻敬重。”

“陛下说得是。”梁九功道。

“什么时候让老四把他那侧福晋带入宫让朕瞧瞧,如此才华,朕还真的有些好奇。”

“这还不简单,陛下让德妃娘娘把人宣进宫来请安,您再悄悄见上一面不就成了吗?”梁九功出着主意。

康熙觉得倒是一个好主意,不过不急,他觉得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对这次的争议肯定会做出自己的行动来,他倒是想再看看后续。

叶珍珍听着外头对这本书的评价,从这本书上转移到了写书人身上,说写书人沽名钓誉,为了出名,什么都能写,只不过是为了博出位而已,然后又把书贬得一无是处,明明只出上卷的时候,这些人还夸那两场战役写得极好呢。

叶珍珍撇了撇嘴,突然明白自己下一本应该写什么书了。

男主就叫吴城,他是一个读书人,娶了一个妻子,因为念书,家徒四壁,这位吴城先生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说的最多的就是等他功成名就,生活就一定会改善,还会让看不起他的外人后悔。

一日实在没米下锅,吴城的妻子就说可以去城里卖野菜,吴城拒绝,说有辱斯文,况且野菜能卖几文银钱?等我功成名就,必定让你们日日都吃上白米。吴城的妻子偷偷背着吴城去山上挖野菜拿去城里卖,正巧有一富户老爷喜欢这野菜,高价买了野菜,吴城的妻子买了米粮,喂饱了孩子。

过年,吴城的妻子说可以买些红纸来,让吴城写对联,送给乡亲,结果吴城又拒绝,说他的字金贵,怎么可以用来写对联,实在是大材小用,等我功成名就,这些乡亲自然会觉得他很好。结果同村另外一个读书人写了对联送给了乡亲,不仅收获了好名声,乡亲还给还了礼,最重要有一个乡亲在县令那里还有一点点关系,这个读书人得到了县令的赏识。

反正这个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