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教我念书,这才给我请了一个先生,跟着爷吃穿不愁,总要有点事情打发时间,念书很能打发时间。”叶珍珍道。
“朕看过你写的两本了,《天命》和《无成》,《天命》写得不错,那四场战役写得很妙,还有女子之间的感情也写得很真挚,最后女子担负起了她的责任也挺好的,说起来朕有一个女儿嫁去了蒙古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他是朕最优秀的女儿。”
“儿臣知道,是和硕恪靖公主。”叶珍珍自然知道说的是谁,和硕恪靖公主嫁去蒙古这么多公主中,唯一有实权的公主,被称为“海蚌公主”,满语意为参谋丶议事,这位公主的事迹确实很厉害。
“你果然知道她,下场出使蒙古让老四带上你,朕把你介绍给她,她必定会喜欢你。”
“是!”叶珍珍应下。
“说起来老四倒是没怎么带你出去走走。”
“以前也是出去过的,只是后来养了弘时,就照顾孩子了。”叶珍珍道。
“你倒是上心,弘时的功课怎么样?”康熙问道。
“很一般,念书有时候也是需要天赋的。”很显然,弘时没有这个天赋,也不是说弘时不努力,他其实也挺努力的,但是有天赋的人,读上三遍就会背了,有些人念上三百遍才背得下来,明明读了同一本名家的文章,有些人仔细在写文的时候就能把名家的文章引用进去,有些人就引用不了。
“必定是没有用功。”康熙不相信。
“努力在天赋面前显得格外地心酸。”叶珍珍为弘时捏了一把辛酸泪,这娃很显然没啥念书的天赋,好在被她用激将法在前面吊着,只是感觉他越学越心酸,长大后会更明显,好在他生在皇家,不需要考科举。
康熙被逗笑了,这姑娘还真有意思,模样虽然不是一顶一的好看,就她身上特殊的东西,怪不得能得老四的厚爱。
康熙和叶珍珍说着话,乌拉那拉氏则注意着叶珍珍的动向,只是去花房领花,不至于去这么久吧,但是看着额娘并没有什么异样,乌拉那拉氏开始不安。
“额娘!叶妹妹和秋菊姐姐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要不要派人去催催呀。”乌拉那拉氏道。
“放心!秋菊办事你放心,不会出什么事儿的,顶多是其他事情耽搁了。”德妃不以为意。
可是乌拉那拉氏依旧不安,她可是知道自家爷有多喜欢叶氏,都宠了这么多年了,叶氏对她也敬重,她们的相处十分的融洽,如若是叶氏出了事儿,她回去要怎么和爷交代。
就在乌拉那拉氏担忧叶珍珍安全的时候,叶珍珍和秋菊回来了,还带着几盆花,乌拉那拉氏这才松了口气。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德妃问道。
“路上遇到了梁公公,梁公公交代几句话,晚上陛下会过来。”秋菊道。
“知道了,你让人去准备吧。”德妃看了叶珍珍几眼,然后垂下眼睛。
知道皇帝晚点过来,乌拉那拉氏就连忙带着叶珍珍丶李氏和年氏告辞,胤祯的福晋也是如此。
德妃也没有留她们,“行,你们回去吧。”
直到离开了皇宫,坐在了回府的马车上,叶珍珍这才松了口气,叶珍珍在心里暗骂,“老九实在过分,她居然不提前和她同期,告诉她皇帝已经知道她的身份了,害得她一点准备也没有,好在皇帝也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
“人回去了?”康熙问道。
“已经回去了,陛下是在怀疑这个姑娘身份?”梁九功问道。
“这么多年了,还有前明的馀孽,白莲教一直除不干净,三年前虽然抓住了朱三太子,处置了他全家,却也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这个姑娘实在聪明,四十二年跟着老四,也才念了八年书,就有了如此成果,让朕不得不怀疑,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朕多心了,她西南官话说得不错,还家乡的食物有怀念,想来也不是前明的馀孽。”康熙道。
“前朝馀孽一般都生活在沿海地带,被官府发现了就赶紧走海路逃了,应该是不会生活在湖北的。之前那个竹山太子不就是在江浙地带被抓的吗?”梁九功道。
“是呀!所以说是朕多心了,不过老四谨慎,这女子的身世他应当早调查的一清二楚了,没想到我们大清还真有这样的才女。”康熙道。
“这也是陛下治理有方。”梁九功拍着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