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36章 军改入深,内争纷扰

第36章 军改入深,内争纷扰

营帐外,夜晚的凉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他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那灯火如星星点点的希望,他深吸一口气,凉凉的空气进入鼻腔,喃喃自语:“这才只是开始……”他转身走向营帐,脚下的草地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侍卫上前一步,“殿下……”

朱标回到营帐,卸下戎装,戎装的甲片相互碰撞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却卸不下心中的沉重。他来回踱步,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音,眉头紧锁,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敲击声在安静的营帐里格外清晰。

军中那些老将固守的旧观念,比他预想的还要根深蒂固。仅仅依靠解释新军制的优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剑,一把能够斩断旧思想枷锁的利剑。

“殿下可是为了军中之事烦忧?”陈军谋士的声音在帐外响起,那声音穿透营帐布传入朱标耳中。

朱标点头示意他进来,将心中的苦恼和盘托出。陈军事谋士静静地听完,沉吟片刻,建议道:“殿下,不如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将新军制的意义、优势,以及对国家和士兵个人的好处,编撰成通俗易懂的教材,让士兵们学习理解。思想上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朱标眼前一亮,这正是一剂对症良药!他立刻召集军中识字的士兵,和陈军事谋士一起,亲自参与编写教育资料。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军制改革解释得清清楚楚,并配上生动的案例,让士兵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育活动开展后,军营里出现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士兵们捧着教材,纸张在手中发出轻微的哗啦声,认真研读,互相讨论,讨论声嗡嗡作响,逐渐理解了改制的意义,也明白了这并非是针对他们,而是为了让军队更加强大,让国家更加繁荣。军中开始弥漫着一股积极支持改制的氛围。

然而,李老将军一派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暗中教唆一些亲信军官,在执行改制命令时阳奉阴违,消极怠工。朱标得知此事后,他雷厉风行地将这些军官撤换,那被撤换军官不服的吵闹声被他严厉的呵斥声压下,并严惩了带头闹事者。他杀鸡儆猴的举动,让军中所有人都不敢再小觑这位年轻的太子。

朱标在军中的权威,进一步树立。

夜色更深了,朱标处理完军务,正准备休息,帐外突然传来侍卫的声音:“殿下,李老将军求见……”

李老将军掀帘而入,一股凛冽的寒风裹挟着他的怒气,那寒风像冰冷的刀刃刮过营帐内众人的脸,灌满了整个营帐。他须发皆张,怒目圆睁,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指着朱标的鼻子,声如洪钟:“太子殿下!你如此行事,未免太过专断!你眼里可还有老臣?!”

朱标神色平静,不为所动,缓缓起身,他的衣袂轻轻摆动,迎着李老将军的目光,语气坚定:“李老将军,孤敬重您是国之栋梁,但您如此阻挠新军制推行,置国家安危于何地?将士性命于何地?”

“新军制?哼!不过是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李老将军不屑地冷哼一声,“我大明军制,乃太祖皇帝亲自制定,经历了无数战火考验,岂容你随意更改?”

“时代在变,战法在变,墨守成规,只会让我大明军队落后于人!”朱标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老将军,您是沙场老将,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强词夺理!“李老将军重重地将拐杖顿在地上,营帐内仿佛都震颤了一下,那震颤通过地面传达到每个人的脚底。“老夫追随皇上南征北战之时,你还只是个黄口小儿!你懂什么叫军制?你懂什么叫打仗?!”

“孤或许不懂沙场厮杀,但孤知道,如今的军队需要改变!“朱标眼神锐利,直视李老将军,“孤知道,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保家卫国!而新军制,正是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李老将军怒极反笑,“好!好一个太子殿下!老夫倒要看看,你这新军制,究竟能翻起多大的浪花!”他甩袖而去,衣袖挥动带起一阵风,留下朱标一人站在营帐中央。

朱标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李老将军那渐行渐远、略显佝偻却依旧挺直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地转过身来,步伐沉重地走向那张摆放着诸多文案的桌案前。

当他来到桌案旁时,先是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伸出右手轻轻地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份新军制方案。他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这份方案,仿佛它是什么珍贵无比的宝物一般。随着手指与纸张的接触,那种略微粗糙的质感从指尖传来,就像是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所泛起的涟漪,轻微而又清晰可感。

朱标一边感受着这独特的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