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心,如同坠入了冰窟。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xintianxixs.com瓦剌大军一旦入京,后果不堪设想。他深吸一口气,竭力压制住内心的惊涛骇浪,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都慌什么!”,朱标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传孤的命令,封锁皇宫,没有孤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
“是!”,侍卫们如蒙大赦,立刻行动起来。
朱标的脑海飞速运转,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所有的线索,找出潜藏在暗处的毒蛇。
胡惟庸余党,瓦剌,姚广孝……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正缓缓向他笼罩而来。
“殿下,现在该如何是好?”,锦衣卫统领焦急地问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朱标沉声道:“立刻通知父皇,将此事如实禀报。另外,密切监视城内所有可疑人员,尤其是胡惟庸的旧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遵命!”,锦衣卫统领领命而去。
朱标的目光转向窗外,京城的夜空漆黑如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在京城一处隐秘的宅院内,姚广孝正端坐于蒲团之上,闭目养神。在他面前,跪着几个神色慌张的黑衣人。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姚广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来自地狱的低语。
“回禀先生,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在城内散布了谣言,说太子殿下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改革措施已经引起了民怨沸腾。”,其中一个黑衣人低声说道。
姚广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很好,继续散布谣言,务必让整个京城都人心惶惶。另外,通知瓦剌那边,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入关。”
“是!”,黑衣人领命退下。
姚广孝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大明王朝,终究还是要回到它原本的命运轨迹。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照亮了宏伟壮丽的宫殿。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群臣们面色各异,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声此起彼伏。果不其然,正如姚广孝之前所预测的那般,一场轩然大波就此掀起。
只见一位大臣疾步走出队列,朝着朱标躬身施礼后,便挺直身躯,声色俱厉地高声喊道:“太子殿下,微臣斗胆进言。依微臣之见,您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实在是过于激进了些。如今这一系列举措已然严重干扰到了百姓们原本平静安宁的生活,恳请殿下务必三思而后行啊!”此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紧接着,又有一名大臣跨步而出,满脸忧虑之色,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明鉴,微臣对此亦深有同感。当下之急,应当暂且放缓改革步伐,以防引发更为巨大的社会动荡。若执意推进,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呐!”
随着这两人带头发声,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挺身而出,表示支持他们的观点。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更有甚者,竟毫不留情面地直接指责朱标乃是“祸国殃民”之辈。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指责浪潮,朱标却始终静静地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沉静如水,丝毫看不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那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前方,似乎将这一切喧嚣都隔绝在了身外。
然而,只有朱标自己心里清楚,这些群起而攻之的大臣们,要么是受到了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谣言蛊惑,要么便是胡惟庸昔日的余孽,企图借此机会扰乱朝纲,阻碍改革进程。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怒声喝道,“太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王朝的未来,朕相信他!谁再敢妖言惑众,朕绝不轻饶!”
朱元璋的怒吼,如同惊雷一般,震慑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但是,那些受到蛊惑的大臣们,仍然心存疑虑,对朱标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
朱标深知此时此刻并非争论不休之际,唯有以切实可行之举方能证实自身之能。于是乎,他定了定神,向前迈出一步,恭恭敬敬地对着朱元璋施礼道:“父皇在上,儿臣心中已有一策,或可引那潜藏于暗处的毒蛇现身,进而将这些背信弃义的叛徒一举擒拿、尽数剿灭。”
听闻此言,朱元璋的双眸之中倏地闪过一缕狐疑之色,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哦?不知吾儿究竟所谋何事,竟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