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恐怕只会沦为一场闹剧。但如今不同,各地的血神教正在如火如荼地重组,而且血神教人员依旧像以往那样深入民间的各个基层。如此一来,血神教将会成为这两项法令最为强大且可怕的监督力量,不仅能避免这两项法令以闹剧收场,更可以预见,在实施之后会取得卓越的成效。”
司徒停顿了片刻,给众人留出时间来消化他所传达的信息,而后继续说道:“依属下所见,皇上的背后必定出现了一股新的势力,而且这股势力与血神教关系紧密,不仅为皇上出谋划策,还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倘若新法令在这股势力的推动下顺利实施,用不了多久,各地官府以及朝廷重臣将再无我们可操作的空间。倘若主上您不考虑提前采取行动,那么多年来积攒的心血,都将在这新法令的实施下化为乌有。”
“倘若现在就举事,你觉得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十四王李煜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问道。
“主上英明!” 司徒点头回应道,他早已猜到十四王李煜心中有此一问,十四王不过是借他之口,将情况分析给其他人罢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推行的新政,想必会给各地官员乃至百姓带来巨大的压力。倘若主上您选择在此时举事,应当能够得到众人的追随。而且,若各项条件能够合理搭配,相互配合,或许主上您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就大业。”
“你所说的各项条件,详细阐述一下。” 十四王李煜先是点头,对他的回答表示满意,而后环顾了一圈指挥所内的亲信,接着问道。
“是,王爷。其一,尽管摄政王行事多有不义,蔑视朝纲,但他毕竟是先皇亲自任命的护国大臣,从情与理的角度出发,皇上都不该如此草率地处置他。而且摄政王统管着各个部门,如今失去了摄政王以及他手下的管理,想必在政令的推行上,尤其是在整顿粮草、调集士兵等军事事务方面,会面临诸多不便。这无疑为我们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其二,皇上将摄政王逮捕入狱,同时又重用血神教的人马,这恰好给了主上您起义的正当理由。正所谓师出有名,主上您可以打着勤王的旗号,起兵进军皇城。其三,皇上新政令的推行,必然会引发反弹。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宣传,相信各地的官员会顺应形势。如此一来,主上您便能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地入主皇宫。其四,在历来的政权更替中,民间力量,尤其是那些散布在各地的武林门派,是最难掌控的因素,往往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变数。不过,如今五行旗已在王爷您的手中,这不仅可以消除未知的变数,还能成为王爷您的有力助力。即便最差的情况,也能迫使他们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如此这般,王爷您成就大业便指日可待了。”
司徒说完后,十四王李瑞煜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随后转而询问其他人:“你们呢?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属下斗胆进言。” 一位青年将军走出队列,在得到十四王李煜的许可后,说道:“司徒军师所言,令属下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不过,属下心中有一个疑惑,还望军师不吝赐教。”
司徒连忙表示不敢当,而后青年将军继续说道:“数月前,魔兽在边疆肆虐,而比魔兽更为凶残的是那所谓的鬼兽将。即便是已故的三名侍郎,都难以与之抗衡。然而,却有一个人,将这种鬼兽将视如玩物。想必各位都知道,此人便是自称圣血门门主的貂聚昌。后来,他因得罪了八王爷,被通缉成为钦犯,从此便不知所踪。如今,血神教在各地不断扩张势力,皇宫中的变革想必也与血神教脱不了干系。这表明血神教应该有一位领袖在主导着这一切。根据情报,目前在各地领导血神教重组的,都是身着红衣的年轻女子。按照探子的描述,这些红衣女子应该就是血神教的十二护主血奴。数月前,这十二名女子也曾跟随貂聚昌出现在此地。如此看来,属下心中颇为担忧,一旦那位曾凭借一己之力搏杀万魔的血神教之主貂聚昌再度现身,我们还有几分胜算呢?”
随着青年将军的话语,十四王李煜不禁想起了自己曾当面见过的那个男子。那人态度不卑不亢,举止潇洒自若,无论用权势诱惑,还是以大义相劝,都无法让他为之动容,甘愿成为下属。李煜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个看似只想逍遥自在、游戏人间的人,会去主导血神教,以此来谋取高位。但根据他之前所看过的情报,倘若这样一个人真的站在皇帝那一边,那绝对会成为他们最可怕的对手。
十四王李煜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军师,军师心领神会,再次出列,说道:“黄将军所言极是,其实这也正是属下最为担忧的一点。不过,根据皇宫内的线报,主导朝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