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各种作妖,沈明博心一横,把她送回了娘家。
何佩兰这些年为了帮扶娘家费尽心思,刚结婚时,沈明博负责挣钱,她负责管钱,管着管着,钱就都被她借给娘家了。
沈明博发现后不再把工资上交,而是自己管着,调动到市里后,每个月给她一些生活费,用于日常开销。
她把钱克扣大半攒起来贴补娘家,然后一大家子紧衣缩食,两个孩子在家都吃不饱。
这也是苏曼把几个孙子接到她那边的原因之一,五个孙子瘦的跟弱鸡崽似的,着实让人难受。
五个孙子自从跟着苏曼吃住后,就把亲爹亲妈丢脑后了,跟着亲爹亲妈三天饿九顿,跟着奶奶和小姑吃香的喝辣的,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明月,听说你三个哥哥都有工作,却让你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奉养母亲,实在是太过分了。我妈在工会工作,若是需要帮助,你尽管开口。”
沈明月呵呵两声:“关你什么事,我的工资养得起我妈,我乐意、我高兴,不需要什么帮助。”
陈山语重心长地劝她:“你别犯傻,奉养父母是你哥哥们的责任。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年龄也不小了,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沈明月拿起帆布包就往外走:“我的事儿就不劳你陈大组长操心了。我不嫁人,只招听话的上门女婿,谁爱泼* 出去就泼出去吧,反正不会是我。”
陈山讨了个没趣,讪笑着扭头跟隔壁的售票员搭话:“小沈这姑娘真是太傻了,这是完全被家人洗脑了呀,这样的姑娘将来谁敢娶哦?”
小姑娘翻了个白眼,人沈明月都已经拒绝的那么明显了,还死皮赖脸的找人搭话。没把人追到手,就指手画脚人家家务事,真是够讨人嫌的。
沈明月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刚推开门就闻到了炖鸡的香味儿,她赶紧把自行车推到仓房里,洗洗手进了厨房。
“妈,今天怎么做这么多好吃的?”
正拌菜的苏曼递给她一块酱牛肉:“傻丫头,今天是你生日啊,你该不会忘了吧?”
明月喜滋滋地接过酱牛肉:“您要不说,我还真给忘了。就算是过生日,这也太丰盛了吧。”
苏曼把拌好的香菜牛肉递给她:“以前是家里穷,煮个鸡蛋就算是过生日了,现在有条件了,可不得好好补上,把菜端客厅去。”
苏曼做了四菜一汤,母女俩加上五个孩子把菜一扫而空,就连菜汤都蘸着馒头给吃光了。
吃完饭,苏曼指了指托人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听人说今年有可能要恢复高考,从今天开始,你下班后开始复习高中的功课。你想考京市还是沪市的大学?”
明月摇头:“如果明年高考真的恢复了,我想考哈城的工业大学,到时候也能离家近一些。”
“你去哪,妈肯定是要跟着一起去的,所以你不用考虑离家远近的问题。”
听了苏曼的话,沈明月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那我想去京市读书。”
“那就努力复习吧,京市的大学可不好考。我记得你爸有个战友,他的儿子在京市当兵,回头请他帮忙从京市那边买你几套复习资料。”
拥有目标的明月每天下班后哪都不去,一门心思复习功课。苏曼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等到十月份广播里正式公布高考恢复时,拥有强大记忆的明月已经把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给全部复习一遍了。语文、政治这些需要背诵的科目更不在话下。
她们单位报名参加考试的大半都是临时工或者学徒工,毕竟读大学也是为了能找个好工作,她们已经拥有了一份好工作,还有什么必要去折腾。
知道明月报名参加高考后,不少同事都劝她,尤其是那些年龄大一些的,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她,现在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再去折腾考大学。
为了安心备考,明月把工作给卖了,用苏曼的话说,都已经准备这么长时间了,背水一战又何妨。就算是退一万步,没有考上,大不了再买个工作呗。
何佩兰听说明月把工作卖了,在家复习功课参加高考后,恨不得天天烧香拜佛,祈求她考不上。
结果,初试和正式考试,明月的成绩都极为优秀,最后顺利被第一志愿,北外录取。
收到通知书后,沈明月托以前的同事帮忙买了两张软卧车票,行李则直接塞到床铺下面。
沈明月跟这趟火车上的列车员很熟,加上现在买软卧车厢的人很少,这一路上整个车厢里就她们母女俩,自在的很。
火车到站,列车员还帮忙把她们的行李给拎到站台上,苏曼和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