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有人和他一样见不得光,不愧是自邢流声以后能撬开他水泥心的人。
除了他并不想见人以外,“三不”原则诞生的原因还有一个:
小高冷是他偷摸潜入到读者群里拐到的书粉。
阴差阳错就把男性朋友处成了男朋友。
其实青年本想窥屏几天就撤,结果命运就如此弄拙成巧,让他在那里认识了小高冷。后者会在一旁很认真地听他讲话,然后在关键时刻为他补上零星的字眼。
舒服的相处方式让双方进入了彼此列表。长久的闲聊让他发现其实对方是一个比较高冷但没有架子的人,“小高冷”这个称呼也由此而来。
夏延脸皮薄,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他一个作者假扮读者,也不想崩塌自己多年来经营的高冷人设。
因此在这稀里糊涂的一年里,他紧紧裹着马甲,生怕让小高冷看出端倪。
但人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些恶趣味,夏延有时会去想象,如果自己有一天爆马甲能不能吓死他?把那副高冷的面具吓得三分五裂。
但同理,也只是想想。
人都是有秘密的生命体,所以哪怕作家敏锐的第六感告诉他,小高冷在刻意瞒着自己一些事,夏延也觉得无所谓。
毕竟俩人半斤八两,彼此彼此,谁也别苛责谁。
但这也就导致,瞒来瞒去的人有很多话不能跟对方说,再碰上工作繁忙,两个人一天其实也说不上几句话,一直这么维持着似熟非熟的状态。
所以这么长时间过去,他们依旧会为对方一句“男朋友”、一声“亲爱的”而觉得羞赧。
当事人偶尔会在半夜觉得不可思议,感慨这都能让他俩谈上一年。
姜空听说后像看见了什么绝顶的傻子,留下一句:“这谈的什么一无所知的路人恋爱,大街上随便抓俩人可能都比你俩亲。”
夏延嘴上不说,心里却觉得姜空没品。
这分明叫灵魂契合,最纯洁的柏拉图式爱情,连外貌这个条件都不存在。
虽然这么想,但在多方努力之下,两个月前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的亲密程度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彼此交换了收货地址。
自那以后小高冷总是时不时邮来一些东西,而夏延每次也会估算价值,不日回礼。
【我过一段时间要出门一趟,也许不能按时回礼了。】
夏延尝试着打出这句话,却在发送时停了动作。
常年码字的手让青年打字的速度快于常人,因此在小高冷说出其他话之前,他又把这句话删除重新打了一句。
【我出门,顺手给你买些特产吧。】
删掉。
【就算你今天没有给我送东西,我也是要买给你的。】
还是删掉。
夏延在这边删删减减,对自己的措辞怎么都不满意。
小高冷:【我也要出差,收不到你的回礼。】
青年的手一顿,好半晌没再敲出一个字。
又过了一阵儿。
【抱歉,可以等我三个月左右再寄吗。】
见此,夏延的心更堵了。
脑中的姜空仿佛都要化成实体,不停地拿着小锤,骂骂咧咧地敲打他的脑仁:“你处对象不能这样啊,你这样他会觉得很生疏,太客气,会难过的。你不能真像路人一样,他送什么你都‘谢谢’,‘我会回礼’。”
他觉得姜空说的有道理,但他改不掉这个毛病。
夏延盯着聊天界面盯了许久,这才懵懵地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道谢,但对方似乎也不想要。可他必须说点什么,否则上面那个显示正在输入的地方都要闪坏。
【好巧啊,你也出差。】
苍天,他到底说了什么东西。
小高冷当然知道他要出门,这是他半个月前就跟他说过的行程,甚至是明天——哦不,现在过了凌晨,应该是今天下午的航班。
【我的意思是,你好不好奇我去哪儿?】
【不知道。】
啊……真是连猜都懒得猜。
青年回到卧室瘫倒在床,望着洁白的天花板微微出神,眼神游走于上方,最后定在那发着柔和橘黄色光芒的海螺型吊灯。
提示音再次亮起,是小高冷换了话题:【你对邢流声要出演楚拒的事,感觉怎么样?】
楚拒就是《糖葫芦》里的四番。
夏延最先愣怔两秒,第一反应是小高冷将他“抓奸”在网,现任开始质问“前任”。
当然你最好。他脑子一癫就蹦出这么一句话。
【他也就那样吧,谁知道能不能演好,我要求很高的。】
夏延心虚地打错了几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