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京影……”毕业的吗?
“呦,这是小风老师吗?”
他话语未尽,天台又上来两个人,爽朗的笑开路,可张霖却身子一抖,又连忙恢复正常,拘谨地站在夏延身边低头,一动不动,像个木偶。
青年见状捏上张霖的肩头,走到后者面前将他挡住,对来人回了声招呼:“郑哥。”
被夏延称呼为“郑哥”的人本名郑荣,年近五十,大腹便便,穿着打扮一丝不苟,头发上还抹着发胶,是另一组的经纪老师之一。
郑荣身后的人夏延并不认识,看着与后者差不多年龄,手里还拎着不少东西。
“您也出来休息啊?”郑荣笑眯眯地问着夏延,眼神却往张霖那里看。
青年状似不经意地又挡一下,眼神示意到他身后的男子:“这位是?”
“诶呀,您就是风禾老师吧?”
男子见视线话题到了自己身上,连忙弯腰凑来,硬要把东西塞给青年一盒:“久仰大名,久仰大名,我是杨东,是来选特约演员的。”
夏延将东西推开的时候瞄了一眼,礼盒里装的是人参鹿茸:“不用了,我还年轻,用不上这些。”
说罢,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看郑荣身侧的礼盒,补品、用品甚至饰品,那叫一个百花齐放什么都有。
“这是做什么呢?”他淡淡问道。
杨东刚要说话,郑荣就点了根烟,拍了拍他又甩手,示意他离开。杨东得了指使,点头哈腰地把礼品往夏延身边一放,一溜烟跑没了影儿。
张霖用袖子擦了下脸,对二人各鞠一躬后也离开了天台。
郑荣并不回答问题,只是沉默地走到天台边上,燃烬的烟灰被点入夜幕,吞云吐雾里,他终于说道:“小风老师,我们这行有我们的规矩。”
“年轻人,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有善心都是好事,”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用烟头指了指礼盒,肥肉堆积,挤出势在必得的笑,“但是咱们得选最合适的那个,对不?”
“……”
对nm。
夏延骂了一句,但面上并未爆发,只忍着听他继续叨叨。
“再说,这个圈子里的人,谁没有点演技,您怎么就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呢?”
青年倏地一笑,趴上他左侧的栏杆:“就算故事是假的,但演技是真的;就算东西是真的,但是德行是假的。”
他选的是演员,当然演技好外形合适就可以。
“怎么还扯到德行上面了,”郑荣开怀一笑,“走后门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算不上什么德行好坏。”
“我没在说杨东。”夏延在他微怔里轻轻一笑。
郑荣又点了点烟灰,继续吸了一口,对青年的话感到不痛不痒:“小风老师,这送礼求角,算是不成文的规矩了,哪怕是圈外人,不也知道一些所谓的手段?”
“其实你啊,根本不必来选这种小角色,他们的存在对剧组来说无关痛痒,也不会影响整部剧的节奏和观感。就是放在任何一个剧组,都没有导演、编剧或者指导来管,”他顿,“他们乐意花钱,我乐意收,大家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郑荣吐出一口烟,表情淡漠:“我对那小子有点印象,科班毕业也有经验。你说他有演技,这个圈子,底层人,可不缺这种。”
夏延一时间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恰巧此时,手机微微震动,是邢流声的消息:
【如果看见了什么,最好不要管。】
他并未对夏延的问题给出直白回答,唯有这一句劝告。青年盯着界面有些发愣。
郑荣不是个礼貌的人,也觉得凭自己的资历和年龄不必顾及任何东西,他偷窥一眼夏延的界面,看清了那句话。
他嗤笑一声:“这就对了吗,多一事可不如少一事。这个人穷,那下一个也穷,剧组又不是收容所,您就算真的去闹,大不了就给他一个角色,就当您天天都来的辛苦费。”
这话极不尊重,夏延把屏幕一关,又回看他。
不是收容所,却也不能是金钱窟。
原本他以为只有那种男女主或者称得上番位的角色,才会有潜规则的存在。但如郑荣所说,其实特约演员的戏份在全剧中少得可怜,就只有两个镜头、几句台词,工资也只有四百块钱十四个小时。
但就是这样的东西,需要送礼,需要讨好,需要争得头破血流。
夏延转身,从前趴转为倚靠,那些精美的礼盒隐藏在暮色。
他从前认为偌大的演艺圈里,科班毕业就是要比草根出身好些,只要有演技,怎么也差不了。
但今天,青年随手一抓,没有几个人不是正经电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