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两天让朋友带话,说他最迟这月十五就回来了。”
归期前后浮动几天很正常,一向说保底。今天初十,老夫人就已经在等候了。
赵风闲却浑身一震:“二月十五?”
“老夫人,令郎今年多大了?”
“嗯?他十七岁了。”
赵风闲后退几步,苦笑不已。他当神仙太久了,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岁。
可最后一世十七岁二月十五,正是他被老君点名登仙的日子。
第55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今日十二, 距老夫人儿子所说的归期还剩三天。
别看只是三天,让人捎口信的正主还在距离京城的千里之外。
若非赵风闲当神仙能瞬移,那个地方是万万到不了的。
此刻红衣金冠神虚影浮现在某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简陋驿站外, 凝视着远处的路口, 不知道在想什么。
实际上赵风闲也确实在心里询问自己来一趟的目的, 他是要干嘛呢?
作为第三视角旁观一下?自虐?还是仅仅等待命运的到来?
赵风闲凝望着远方静静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 马蹄声响起。
少年驱着马匹快步而来, 到了驿站翻身下马,把马匹拴在树桩上爱惜地拍了拍它,让其休息吃草。
少年身形高挑却不瘦弱,穿着粗布麻衣,头发用青色布条绑着束成马尾, 风吹起看上去还有点飘逸。他的五官端正双目有神,精神气很足, 就是长年在室外奔波,皮肤晒得很黄,让原本该有的颜值打了个折扣。
“赵小哥你又来了呀?还是老样子, 给马来一桶马料, 你呢就是一菜一汤饭满上, 临走前再给你的壶里打满水, 再蒸上一屉包子带走对吧?你看我都记住了。”
“没错, 你的记性真好啊!”
得到对方拱手夸赞的帮工特别高兴, 他来驿站不满一年, 因为反应迟钝被站长训过无数次, 只有赵小哥会夸他。
当然也因为他们经常相见的缘故,这里虽偏僻, 却是去往京城最近的一条官道。往往不足一月,赵小哥便要经过一次。
说起这个赵小哥也是神奇,仿佛没有他相处不好的人,每个与他认识的,都会不自觉与其相交友好,和他说话便觉得如沐春风。
许是他乐观热情,说话客气,好夸赞别人却不谄媚,从容有理而不谦卑,可惜就是这名字与他有点不搭嘎。
赵小吉,当大名听着也太草率了!
不过帮工偶尔与其闲聊时听他所言,他的名字也是有缘故的。
“我的名字是我娘给我取的,我娘年轻时也曾读过书,给孩子取名有自己的要求。可惜她命不好,在我之前养育的几个兄姊都夭折了。”
“后来她就信了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又舍不得真的给我取贱名。她希望我能一生顺遂吉祥如意,又怕月盈则亏压不住,所以我就叫小吉了。”
“这么讲究啊……”
赵小吉出生几年后爹也因病去世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地活着,直到如今。
赵风闲看着赵小吉狼吞虎咽吃饭的模样笑了笑,有时他在现代看电视剧挺不理解的,为何那些赶路的人一到店里老是只要一碗面?面多不管饱啊,吃下去没多久就饿了,可能是道具有限。
他们赶路的,点的吃食一向是顶饱套餐,才有力气继续办事。
帮工又来了,许是今日不忙,顿了顿他忍不住问赵小吉:“有句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你别嫌我冒犯哈。”
赵小吉边吃边看向他:“怎么?”
“就是,”帮工搓了搓手:“你有一身好本事,何必每天风餐露宿呢?去镖局报个名肯定会被收下的,到时候也不用这么累。”
赵小吉笑笑:“我所做的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按你的说法,我有手有脚干嘛不找个在家附近的事做,何必跑来跑去呢?”
镖局不自由,拿钱多少那是教头定的。安于现状的事业很安全,可是来钱少。
他帮别人送东西,物品越贵重得到的报酬就越多,如此才能奉养母亲。
帮工把“说不定你母亲希望你在家多陪她一会儿”的逾越之语咽了回去,“也是,多攒点钱以后也好娶媳妇啊!”
罢了,人世多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为的事。
两人又打趣笑了半天,赵小吉拿着补给,付了钱后拱手行礼,继续赶路了。
赵风闲诘问自己:如果能预知结局,你会后悔吗?
赵小吉自打离开偏僻驿站后,总觉得心里颇为焦灼,有点不舒服,就像是前面将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他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