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硬拼。你也有你的优势。”
“我哪有什么优势?”小黄低头,她打又打不过别人,医术也不是很精深。
“你因为年龄小,所以很容易让人认为你没有危险。这就是你的优势。”
沈澜连破三城,尤其夺回易守难攻的月城最为关键。
前线有了丰富的补给,便可一路打下去。
接下来两个月,他乘胜追击,一路将平南王和那些部族打回了边境,另又斩杀了平南王的另外两个儿子。
这些部族都是跟沈澜交手已久,他们知道沈澜的行兵风格,反过来沈澜也了解他们的。
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
时日久了,他们跟平南王也有了嫌隙。
他们总是为先锋,平南王大军总是藏在后不出来,若是战败,平南王大军也总是率先逃跑不顾及她们,逃跑时还会有踩踏之举。
再者异族长年累月的仇恨,语言不通,士兵也多有摩擦,每日打架斗殴之事,烦不胜烦。
沈澜也派了不少暗探离间他们,在城内宣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到了最后一城,沈澜只围城驻守,不穷追猛打。
配合洛青帝,分而化之。
洛青帝颁发招降令,只要愿意归降洛国,每年上供,便可保存原来部族,既往不咎。
眼见平南王这里寡不敌众,又有其他部族带头叛变,渐渐地联盟瓦解,只剩平南王负隅顽抗。
世上往往是这样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但竭到底了,又容易“哀兵必胜”。
若是穷追猛打,他们见了无生机,反而可能团结一气,共同对敌,这会儿给足了他们时间内讧,还有反悔的机会,人心愈来愈涣散。
再加上部族叛变后,后方联盟不再提供粮草和支援,平南王困守孤城,眼见粮草越来越少,逃兵越来越多,士兵在城内烧杀抢掠,百姓人心惶惶。
可这些士兵有不少便是此长公主封地的人,外族烧杀抢掠后轻飘飘离开,他们反倒又来杀自己的父老乡亲,这军心也早已散了。
说到底,这些士兵是为平南王自己的野心和许诺的荣华富贵打仗,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杀自己的父老乡亲,饿死在自己的乡土。
一日,平南王最为器重的王副将受洛青帝派人诱劝,趁夜带兵入府,擒下了平南王,开城门举白旗投降。
沈澜率兵长驱直入,夺回所有城池。
历时五个月,沈澜平定平南王谋反之乱,大胜!
消息传回三皇子军营,三皇子高兴得拍桌叫:“好!”
“好!”
“好!”
连叫三声,喜不自胜。
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了五个多月,加上路程,大半年有余,终于旗开得胜,立了如此大的军功回朝面圣,此朝扬眉吐气!
说到底,圣上还是偏心他的。
这次督战,他主动请缨,陛下允了自己而不是那个徐慕白,便是要把这军功给他。
这场战役开打之前,群臣都知道会赢。
且不说沈澜是常胜将军,治兵有方;
再者,洛国强盛兵马粮草源源不绝,平南王在边远之地谋反,本就无法持续——当然,若是周边部族没被沈澜打光,粮草能持续供应,还可更久,这大概是平南王当初的计划。
正因为当初私下说好联盟的部族这几年都快被沈澜打没了,平南王才不得不起兵吧。
这也是圣上坚信沈澜不是跟平南王里应外合,敢把兵权给他的最大原因。
打了大半年,也算是快了。
几乎没有败仗。
不得不承认沈澜确实是个将才。
三皇子高兴得站起身,背手来回踱好几步,心脏狂跳,不能自已。
督战平定本朝第一叛乱,将来必要在史书上记一笔。
届时必会人人称颂,皇位亦是指日可待。
走了好一阵他才想起来,转身拂袖:“平南王在哪?”
他要亲自押解平南王回京,骑在街上好好巡游一阵,让百姓好好看看他的丰功伟绩,震古烁今!
传信人半跪在地上,回殿下:“已杀了。”
“什么?!”三皇子大惊,“平南王不是被副将趁夜活捉的吗,应该有活口才是。”
“是。可平南王入沈将军帐篷后不久,沈将军就亲手将他杀了。还拖出了他的身体——”
“如何?”
“——五马分尸后,喂了野狗。”
即便三皇子也算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听到一个人如此对自己的生身父亲,也还是不寒而栗,寒毛直竖。
无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