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他从未当作负担,也没有什么不恰当的想法。
明月就像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来到身边,李秋屿觉得这个发生很自然,她很真实,对他和盘托出,完全信任他,这种感觉不赖,好像生命的废墟上突然升起一轮明月,看看月亮,对眼睛总是好的。
第23章 第 23 章 大约一个星期,明月……
大约一个星期, 明月腻了。下了场很冷的雨,窗户噼啪作响,外头种着高大的不灭大树, 冬天也永恒地绿着。是冬天了, 只消一阵风就能把白昼带走。
一整个白天,李秋屿是不见人的, 他要工作, 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明月坐家里,跟钟点工阿姨打交道,人家要干活,没工夫闲聊, 她也要做题背书。大部分时间里,只有她一个人, 好像房间全成了她的,孤零零坐到屁股痛。
才一周, 她真的成了甲虫,因为她看了李秋屿架上的书, 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 明月心惊,她一下就读明白了卡夫卡在写什么。她一点都不吃惊主人公变虫子, 一个人,不再创造价值, 无用之时,理所当然地就成了臭瘪子,老鼠,癞蛤蟆……主人公一死,全家轻松, 明月觉得这一幕无比熟悉,子虚庄、乌有镇、花桥子……都有这样的事,可见中国也好,外国也好,人是一样的。
明月无法接受自己一直叫人照顾,哪怕李秋屿是耐心的,富有关爱的。她心里打结,一方面痛苦着学业,一方面憎恶自己。明明她也看了《病隙随笔》,当时觉得充满力量,可人竟这样脆弱,一时的安慰,像风那样散了。
这天,她生理期到了,钟点工阿姨帮她拿卫生巾。明月从家来时,带够了一学期要用的,底下卖的便宜。钟点工阿姨说:
“你这怎么都拆开一个个放着?”
明月答道:“不是,这本来就是散装的,带包装的贵。”
钟点工阿姨笑:“你这家境,还用散装的?”
明月没法解释,她心里有愁绪,钟点工阿姨走了,李秋屿跟向蕊一道回来了。
这是明月第二次见她。两人买了许多菜、肉、日用品,向蕊晓得她在,很热情地跟她说话:“一个人在家无聊吧?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好像已经跟她相熟了,明月不觉得。
向蕊穿着长长的大衣,靴子也长,她进门后就像进了自己的家一样,脱外衣,换鞋,洗手,忙里忙外,跟李秋屿说笑。明月坐沙发上,像局外人,她为什么坐在旁人的家里呢?看人家亲亲热热。这叫人烦躁,很像过年的时候,见人偎着父母,一家子欢欢喜喜。明月许久没这样的心情,这一下,又回来了,没有什么属于她,她只有奶奶,棠棠,可她们远在天边。
厨房里,向蕊跟李秋屿一块儿弄鱼,她头发掉下一缕,李秋屿帮她挂到耳后,两人一直在说话。
“明月有点害羞,是不是怕生?”
“有点吧,毕竟是小孩儿。”
“她还挺好看的,看着也不像乡下来的。”
李秋屿一手腥气,他专心清洗。
“她爸妈知不知道她崴脚了啊?”
“知道也没法来看她。”
向蕊讨厌总去酒店,偶尔一次可以,有偷情的感觉。她更喜欢李秋屿这里,这里有他的痕迹、气息,酒店太见外。她非要来,李秋屿没理由拒绝,和她简单说了明月的情况,向蕊问是不是亲戚,以她的想法,都姓李,想必是什么亲戚。李秋屿便顺着她的话,默认了,他不想逢人解释跟明月是怎么一回事,他既不想看起来高尚,也不想看起来卑鄙。
他向来不爱说自己的事,于向蕊而言,这已很难得,终于认识一个跟李秋屿有关联的人。
因为是李秋屿亲戚,也就当是自己的,向蕊心宽,视明月作一个可亲的小妹妹。吃饭的时候,向蕊坐明月身旁,给她夹菜、盛饭,特别热心。
“你这么苗条,不用减肥,吃吧。”
“多喝点鱼汤,吃营养了才能好的快。”
李秋屿笑道:“别盛了,她不爱喝鱼汤,只愿意吃炸的鱼块。”
向蕊把碗放下:“哎呀,不爱喝啊。”她有点嗔怪地看李秋屿一眼,向蕊爱喝汤,鱼是她要买的,李秋屿也没说清楚。
“你多喝点儿。”李秋屿接过碗,帮她盛了。
“汤好鲜!”向蕊由衷赞叹,她不会做饭,在家里是娇纵小姐,李秋屿会弄,弄得又好,他真是罕有的男人,向蕊看着他那张英俊的脸,说不出的爱意,看不够。
两人说了会各自的工作,明月不太懂,听向蕊抱怨了几句什么,她跟李秋屿说话的神情娇娇的,声音黏黏的,是一只很活泼灵巧的鸟。她扑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