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远的,更辽阔的,她苦恼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不切实际,又觉得这样并没有错,她的思想震动很厉害,藏在一日复一日的听课做题中。
在英语老师的安排下,她跟同学们一块儿看了些国外电影,明月吃惊地发现,欧洲国家在一战时期,家里布置就已经是“现代化”的样子,他们有水龙头,有马桶,子虚庄多数人家到现在也没有。但城市已达到此种水平,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其实不是自己的,是被“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现代化塑造的。只有乡村,还保留一些古老的,中国自己属性的生活模式,但早晚会消失,因为书上说“地球村”,老师也讲全球化是历史潮流,要发展,就要顺应潮流,逆流的,注定是落后的,要被淘汰。她想起李万年,想起书会,这些都是很古老的,人古老,所做的事情也古老,所以注定凋零,因为全世界都要朝一个目标努力,就是现代化,谁不现代,谁落伍,落伍就要挨打……明月激动于自己的新发现,并且模仿社科书籍,在脑子里搞了许多专业的名词,她甚至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想法:全世界现代化国家的人,都是英国人,因为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后来,大家的模式都是跟它学的。
我本来是子虚庄的人,怎么回事,长大后留在城市里,就要当英国人吗?明月想到这,一个人哈哈笑起来,她一定要跟李秋屿说,她满脑子奇怪联想,说出去,会被当神经病的,只有李秋屿,是她的秘密基地。
明月觉得自己像春天的花,想法到处开,她有时跟秦天明聊两句,更多的时候,独自陷入沉思。乔老师找到她,问她要不要申请助学金,因为最近有个成功人士给学校不仅捐了实验室,还设立助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品学兼优,又需要帮助的学生。
“是相当于现在借他的钱,工作以后还吗?”明月不太懂。
乔老师说:“不是,是奖励,你看你需要吗?”
明月道:“怎么申请?谁成绩好给谁吗?”
“对,填个表格,比如你家里几口人,都是干什么的,家庭有没有困难?当然,这些需要老师核实,你放心,只要你申请,肯定能通过。”乔胜男见过李秋屿,但李秋屿毕竟是亲戚,不是家人。
明月说:“我先问问,乔老师,这个捐款的人是慈善家吗?”
乔胜男不是很了解,前几天远远看了两眼,校领导一行人陪着一个年轻男人,个子很高,很有派头,当时许多人围观,她没凑那个热闹。
“也许吧,企业家喜欢做这种事,有的只是为得个好名声,不过不管他们初衷是什么,只要实打实帮助到学生,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明月没法自己拿主意,她给李秋屿打了个电话,李秋屿最近出差,他人在上海,听明月一说,表情微妙起来。
“是乔老师建议的?”
“乔老师知道我从农村来。”
“你想吗?”
明月脸紧贴话筒,脚随意划拉着圈圈:“要是能靠成绩得人家奖励,我觉得挺好的,也省你的钱了。”
李秋屿说:“你念书花不了我几个钱,我答应过你奶奶,对你负责,学校这个助学金,还是把机会给更需要的人吧。”
明月说:“那你还问我想不想?你不让我想。”
李秋屿笑道:“你想换资助人吗?”
明月不说话。
李秋屿说:“你要是实在想……”
“生你气了,你明知道我不想,还偏说这种话。”明月打断他,恼得脸通红,“我现在一跟你说话,就变得邪恶。”
李秋屿失笑:“我是什么魔鬼吗?老刺激你变邪恶。”
明月道:“可能是吧,打扮成天使的样子而已。”
李秋屿眯眼望了望远处人潮,他沉默会,说:“天气热了,你该换被褥了吧,等我回去给你送。你刚说的这个事,跟乔老师说,暂时还不需要,记得谢谢乔老师的好意。”
明月嘴里应下,她其实非常高兴,但不能叫他知道,她像是无意问:“你怎么还没回来?”
“这次久一点,大概一周,回来就去看你。”李秋屿决定问问孟文珊,他知道是他,“明月,有什么事一定要和我说,不管什么事。”
明月心道,放屁拉屎也要说哦,真奇怪,她反问道:“那你呢?我能不能说,李秋屿,有什么事一定要和我说,不管什么事。”
李秋屿笑言:“这么没礼貌,你觉得这个称呼合适吗?”
“名字不就是让人称呼的吗?你不叫李秋屿?”明月理直气壮。
李秋屿说:“说的对,想这么叫也行,只要你高兴。”
明月道:“你这话最好没跟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