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永康宫
在那巍峨肃穆的魏宫大殿之中,烛火摇曳,将殿内的一切都映照得影影绰绰。魏帝曹豹高坐于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让人敬畏的威严气息。这时,身形佝偻的老太监脚步匆匆,怀揣着一份用锦缎层层包裹的机密之物,小心翼翼地呈上。曹豹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他伸手接过,缓缓展开。
刹那间,布防图上那熟悉的山川、河流、营寨布局映入眼帘,曹豹先是一愣,紧接着仰头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惊得殿外的守卫都忍不住侧目。“周昀啊周昀,你平日里机关算尽,自以为万无一失,却没料到自已的枕边人会倒戈!” 他笑得前仰后合,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稍作停顿,曹豹敛了敛神色,高声下令:“速速传递消息给曹休,命他即刻备军十万,按照这布防图所示,从长江东进,限他十五日之内,务必拿下江东!” 声音掷地有声,透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虽说曹豹生性多疑,对任何事都习惯再三斟酌,可当小乔第二次将布防图偷来呈到他面前时,铁证如山,不由得他不信。他轻抚着这份得来不易的布防图,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东吴的土地尽归魏国,自已一统天下的霸业即将达成。
吴国·都督府
深夜,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帐壁上晃荡,周昀眉头紧蹙,手中捏着暗卫送来的密信,双眼一瞬不瞬地盯着,神色凝重。信中所言,字字句句都让他心跳加速——魏帝曹豹中计了!此刻,长江边已然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千艘楼船浩浩荡荡地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十万甲兵威风凛凛,在江畔待命,而领兵的正是魏国大将军曹休。
周昀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踱步至营帐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乔的面容。那是一张温柔却又带着几分倔强的脸,想到她,周昀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
“小乔,对不住了。” 周昀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无奈与心疼,“我给你的那张布防图是假的,实在是形势所逼,不得不瞒着你 。” 回想起小乔平日里对自已的信任,毫无保留地交付真心,周昀心中一阵刺痛。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只要击败曹休,一切就都会有转机。按照他真正的布防图,曹休定会陷入自已精心设计的火烧之计,到那时,便是魏国大军的末日。等这场仗打完,他定要想尽办法,救出小乔的娘亲与弟弟,让他们一家团聚。
“等一切尘埃落定,我再好好向你赔罪,把所有的真相都告诉你 。” 周昀在心底暗暗发誓,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里,是即将到来的战场,也是他救赎的希望所在。
吴国·孟府
深夜,府邸书房内烛火幽微,太傅孟洪正眉头紧锁,端详着手中的密信。那是探子刚刚送来的,信中详细汇报了周昀的火攻计划,以及魏军目前的动向。孟洪放下信,缓缓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周昀这火攻之计,虽精妙绝伦,却缺了三样关键之物。”孟洪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首先,魏国大将军曹休久经沙场,绝非等闲之辈,要想让火攻顺利实施,必须有人献上铁索连环之计,扰乱曹休的判断。其次,火攻需借东风之力,才能让火势迅猛蔓延,烧尽魏军战船。最后,还得有坚固的铁索,将魏军的战船紧紧相连,确保火起之时,他们插翅难逃。
孟洪的脚步骤然顿住,目光缓缓落在书案上那幅摊开的兵略图上。图上的山川、江河、营寨标识,在摇曳的烛光下,仿佛都幻化成了战场上的厮杀场景,令他的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一个“川”字。他就那样静静地伫立着,时间仿若凝固,唯有烛火偶尔“噼啪”作响,打破这一室的寂静。
许久,孟洪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不容置疑的笃定:“庞博,吴国名士,素以贤能闻名四方,此事唯有他能成。”在孟洪心中,庞博凭借出众才学与高洁品行,在吴地名望极高,且心思缜密,遇事冷静沉着,胆识更是过人,是执行这一关键任务的不二之选。
孟洪重新坐回案前,伸手轻轻抚平面前的宣纸,提笔蘸墨,开始给庞博写信。他的笔触沉稳有力,详细地阐述着当前东吴面临的严峻局势,以及大都督周昀火攻计划的关键要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言辞恳切地嘱咐庞博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有丝毫差错。
写完信,孟洪将其仔细装入密匣,随后唤来最为心腹的家仆。他神色凝重,双手紧紧握住家仆的肩膀,郑重地交代道:“你务必将此信亲手交到庞博手中,此事关乎东吴存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