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进宫报恩去 > 分卷阅读90

分卷阅读90

茶呢。”

几句话应许儿夸太后保养得跟天仙似的,太后自然喜得不行。一时高兴,太后摘了自己头上的一支步摇给应许儿戴上:“小姑娘家的,日常还是打扮得鲜艳些。今儿你还是太素静了。”

“陪娘娘礼佛,素净些才算是诚心。”应许儿扬着一张素净的小脸,让人觉得她格外的真诚。

太后这些时日要抬举应许儿,静昭仪是知道的。本想着她小小年纪就可能被苦寒的药物毁了身子,静昭仪觉得她不无畏惧。可瞧着眼前这场景,静昭仪又觉得膈应得紧。

倒不是她梅薇诗小气,舍不得太后赏给应许儿的步摇。而是她隐约觉着,若是真让太后抬举了应许儿,那么她在宫里独一份儿的优势就没有了。

潜邸的旧人,喻绫朱是嫡妻皇后,李朱燕有候府倚仗封了德妃,就她梅薇诗被封为昭仪。有静这个封号又如何,到底连个妃位都没有。若是连太后的宠爱都被分薄了,那她梅薇诗跟那些新入宫的还有什么分别。

“你瞧瞧,多大的人了,还没有比自己小的妹妹会说话。”太后察觉了静昭仪的走神,不由得出言提醒道。

本就有些不痛快的静昭仪这会子更扎心了。可她还是得陪着笑脸道:“正*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娘娘跟前,臣妾比不得新人了。”

“你这话说的。”太后皱了皱眉,“前浪后浪的,是你这样用吗?”

便是不懂察言观色的此刻也该察觉到不对了,更何况应许儿是个会看眼色的。若是太后同静昭仪之间此刻起了嫌隙,且不说日后如何,这会子在场的应许儿必定立马吃瓜落。

找了个茶水喝多了要更衣的由头,应许儿干脆把地方留给了这两位姓梅的。

没了外人,静昭仪赶忙同太后示弱:“是臣妾失了分寸。只是娘娘一贯最疼薇诗,如今多了一个人来分薄,薇诗吃味得紧。”

“小小一个应宝林就能让你如此?”太后对着静昭仪有几分恨铁不成钢,“本宫疼她做甚?不就是为了拿她作筏子么。你醋这些无关紧要的,还不如加紧机会怀上一个龙子。在宫里,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孩子才是根本!”

自觉经历过大风大浪,太后看得自然同梅薇诗不同。她在前朝不过是个淑妃,如今却成了太后。其中靠得便是她的亲生儿子成了皇帝。在她眼里,明面上的皇后之位都没有捧出个下任皇帝来得实在。

甚至太后心中还有有一份说不出来的野望:“若是日后的皇帝都出自梅家女,她们梅家到时候能走到何等地位呀!”

“你是梅家女,孰轻孰重可要能掂量得清。”太后面上有些严肃,“这些年你调理的汤药也喝了不少。怎么就一直没个动静。”

这么说来静昭仪更委屈了:“圣人就这么一个,后宫却有那么些人。薇诗也不想这样呀。”

“说来也是怪。从前潜邸时还有个焦氏有过动静,不过是福薄没能保住。”太后若有所思的用指甲敲击着桌案几,“如今竟是连从前都不如了。”

“焦氏那时候,圣人回府里就她一个,可劲儿宠着,能不有动静么。如今顾忌着前朝,圣人也不能日日进后宫……”一时不察,静昭仪竟是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放肆!”太后一巴掌拍下去,桌案上的茶盅都跟着“咔嚓”一响。

静昭仪自是跪下请罪,口中说是自己心急,口不择言才说错了话。

想着娘家的利益,太后也不会轻易同静昭仪翻脸。待静昭仪说了好些好话,她才勉强做出原谅静昭仪的神色来。

御人之道自是要给一巴掌赏一个甜枣的。当着静昭仪的面太后称应许儿的性子她还要磨一磨。因而等应许儿更衣回来的时候,太后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应许儿去仁寿宫的小佛堂去捡佛豆了。

“喏!”应许儿乖乖应承着,面上瞧不出什么特别的。

可静昭仪却坚信自己从应许儿身上看到了足够的落寞,终于觉得自身感受到的紧迫感没那么足了。

“还是娘娘疼薇诗。”这会子这句话,静昭仪是发自肺腑。

宫里这会子是一点儿子嗣动静都没有?显然不是的。德妃李朱燕最近低调得紧。她居住的翔翠宫这段时日气氛也紧张得紧。

“娘娘,你已经有些时日没换洗了。再怎么也该请太医过来瞧瞧了。”兰溪小心翼翼的劝着李朱燕。

“再缓缓。我那日子一直不准,弄错了也不是不可能。”比起旁得人盼着有喜,李朱燕这会子却是不太愿意是有喜在自己身上。

几年前春雨惊蛰时的那个变故,对于李朱燕来说是一直不散的梦魇。若是这会子她有喜,那么怀上的日子,就跟那孩子没了的时日是差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