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月戍 >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这两天的思考,依旧选择相信郑嘉树。

陈远洲又是两天没回家,徐秀竹则照常忙着自己的事情。

薛艳中午来打包了一份糖醋排骨,谭松正趁着暑假补习功课,可他学点习可太费劲了,薛艳还得好吃好喝的哄着才行。

“谭哥这两天回家了吗?”徐秀竹把打包好的排骨递给薛艳。

“回家啊,他不回家是想反天吗?”薛艳说完之后意识到什么,问道:“你家那口子没回来啊?”

徐秀竹实话实说道:“四天没回来了,我还寻思是不是有什么任务。”

薛艳安慰道:“你别着急,等老谭今晚回来我问问他。”说完她还提醒徐秀竹多买些生活用品囤着,她说最近物价涨的太厉害了。

徐秀竹也发现了,上次买手纸还是两毛六,可昨天再一去买都涨到三毛二了。

薛艳走了之后,徐秀竹就去了街对面的“啥都有”找一下楚江。徐秀竹不知道物价上涨是滨城特有现象,还是全国都这样,想着楚江经常去外地,应该能了解。

楚江昨天刚从海城回来,他说海城物价上涨的情况更严重,鸡蛋涨到了两块五一斤,猪肉都涨到了四块八一斤。

他说海城的老百姓现在都在囤货,有的人家甚至买二百斤盐,几百盒火柴。除此之外还有家用电器、棉麻纺织品、肥皂、洗衣粉、白糖等等,都遭到了哄抢,就连那些滞销产品、残次商品都被一抢而空。

“这么严重?”徐秀竹问道:“那你觉得咱们用不用也囤一些?”

楚江认为这种抢购风潮只是暂时现象,大量囤货倒是没必要,但可以抓住机会赚点快钱。

徐秀竹被他这么一提醒也反应过来,于是问道:“烟酒价格波动大吗?”

“很大,名烟名酒的涨幅都在五倍到十倍以上。”

“楚江兄弟,你还啥时候出门?”徐秀竹笑眯眯的问道。

楚江也是个聪敏人,一听她这话就明白什么意思。

“明早就走,你要是有啥东西需要我帮忙出手的,今晚八点之前都可以送来。”楚江也表达的很清楚,他要抽两成利润。

徐秀竹觉得这也合理,就回去把家里和店里存的好烟好酒都给楚江拿了过来。

陈远洲回家的时候,发现酒柜里的酒和柜子里的烟都没了,要不是徐秀竹告诉他实情,他还以为家里遭贼了。

“楚江一来一回,这些东西就净赚了一千五。”徐秀竹觉得这钱来得也太快了,比她在后厨叮叮咣咣炒菜要来得容易。

陈远洲知道八十年代末期有过一次物价上涨,百姓哄抢囤货,导致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火柴和食盐这些生活必需品必须凭票购买,像铝锅这种只能以旧换新,或者凭借结婚证和户口本申请购买,这种现象大概持续了半年之久才缓解。

怕徐秀竹知道之后上火,陈远洲并没有说,他存的那些酒里有几瓶是特定年份的,未来的价格可远远要高于一千五百块钱。

“薛艳嫂子和冬玲姐都囤了好多手纸和肥皂洗衣粉,咱们要不要也囤点东西?”徐秀竹征求陈远洲的意见。

“够用就行。”陈远洲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项链递给徐秀竹。

徐秀竹打量着金项链。链子是非常重工的年年有鱼,吊坠是精致的心形,是现在很流行的款式。

“怎么又给我买首饰?”徐秀竹掂了掂沉甸甸的项链,很有分量。

“你要是想囤点东西,不如买黄金。”陈远洲说道。

徐秀竹对黄金没有研究,本能地问道:“黄金保值吗?”

“不止,还会增值。”

现在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徐秀竹觉得既然黄金还会增值,那不如买点黄金囤着。

“可你哪来的钱买金项链?”徐秀竹后知后觉道。

“你还记得马建国吗?”

徐秀竹点点头,“开运输公司那个,张姐搬家的时候你跟他借的车。”

“对,我跟他合伙,开了个驾校。”

“驾校?”徐秀竹觉得新奇,“驾校是干啥的?”

陈远洲解释道,现在很多人都想学开车,但是学车需要挂靠单位,没有单位证明就不能参加驾校考试。但是学车的人太多了,车管所就有了限制,各单位学车人数要以单位实际拥有的车辆数为准,一个车最多只能配备两名司机。

趁着当前的学车热潮,陈远洲就找到马建国,想利用他运输公司的场地和现成的车,开一个收费的专业驾校。

马建国也是个头脑活络的,陈远洲跟他一提,他就知道这事能成。

两个人办事也麻利,半个月的时间就跑好了所有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