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小面馆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湘姐儿面色白里透红,像个奶乎乎的小花生,她不知多久没有穿过新衣了,高兴得小脸通红,小喜鹊似的转了好几个圈,还快活地搂着沈渺的脖子不放。

“快松手,阿姊都喘不过气儿了,你站远些,让阿姊仔细瞧瞧好看不好。”沈渺笑着把猴在身上的湘姐儿扯下来,拉了拉她的袖子,点点头。

她头一回做,针脚还有些糙,但还算合身。

午间沈渺本想做碗面对付一口,但没烧火,顾婶娘便来还陶瓮了,陶瓮里还装了小米粥,又给她们捎带了几张饼子。

沈渺推拒了半天没推成功,只好接了,唉,这人情真是越欠越多了!

顾婶娘临走前没忍住,拉着她的手垂泪:“……命苦的孩儿啊!”

看来顾婶娘也知道她是被休回来的了,沈渺自个不觉得丢人,也不觉着自个命苦,真正命苦的那个沈大姐儿已经含着无尽的悔恨死去了。

午间,济哥儿和湘姐儿都躺进暖烘烘、软绵绵的新被褥里睡着了,沈渺不爱午睡,便坐在午后暖融融的日头下,接着把济哥儿的外衫赶制了出来。

等他们俩睡醒,陶器铺子的伙计也挑着扁担送货来了,还送了几个土陶碟子,沈渺谢了他,还问了问哪家的炭火和铁器实惠,那伙计瞧见沈渺便脸红,磕磕绊绊才把话说清楚了。

都弄好后,沈渺便让济哥儿和湘姐儿穿戴齐整,就穿今日的新衣,还把湘姐儿叫过来,让她坐在圆墩上,她好好地给这个小妹梳了两个圆鼓鼓的发包,并将自己箱子里那一对蝴蝶绢花给她簪上了。

沈济看着看着,忽然敏锐地问道:“阿姊要带我们出门吗?”

沈渺将湘姐儿拉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七岁的小豆丁,随便一打扮都显得可爱极了,满意地点点头:“是啊,我瞧着你身子骨好得差不多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今儿便去大伯家讨个说法。”

沈济情绪便低落了下去:“伯娘尖酸刻薄,我怕阿姊吃亏。”

沈渺惊讶地回头,这孩子居然会担心她了?

沈济被她瞧得不大好意思,低头盯着脚尖,半晌,突然目光坚定地抬起头来道:“先生曾说,为君子者,当以礼自持,不可口出秽语失君子之范,但若伯娘辱骂阿姊,我……我定帮阿姊骂回去!”

沈渺“噗嗤”一声笑出来。

这孩子,读书虽读得有些傻,却还没傻到家嘛。

她心里暖暖的,好似自打离了荣家,她在这个陌生的世道上,遇着的都是好人。沈渺习惯性揉了揉济哥儿的头,这回没有被躲开。

“别担心,你我又不是去打架,便是没有他们苛待你与湘姐儿之事,我三年未归娘家,如今回来,于情于理都当去拜会大伯才全了礼数,而且……”

沈渺弯腰刮了刮了济哥儿的鼻头,挑眉道:

“你怎知阿姊一定吵不赢?”

第12章 这该死的世道啊!

沈大伯家住在外城与内城的交界处,若搭坐汴京内城与外城往来的“长车”,约莫要两刻钟,说不上多远。

因官家所居的大内略靠北,汴京便有了“北贵南贱”的说法,但随着汴京人烟阜盛,地价日渐高昂,许多大商贾都在城南置办大宅院,搬到外头居住了。

沈大伯也是如此,他在内城与沈父一般,也有一套前铺后宅的铺子,但他在外城的宅子却有两进,一共九间房。

何况沈大伯在乡下还有五十亩地,他住在外城也是为了方便到乡下收租子、去外地收粮食——沈大伯是开粮铺的。

既要出门,沈渺便也稍作打扮。她换上一件杏色绣梅花对襟窄袖褙子,下头系一条青色襦裙,衣料都是普通的棉布,这一身还是原身刚嫁到金陵那年做的衣裳,但原身在荣家包揽全家家务,日常都穿短衫,这样的衣裳没穿过几回,这才显得新了。

从箱子里翻出仅剩的镂雕梅枝的足银簪子挽髻,再将杏色头巾包住发髻,除此之外,她全身上下再无任何装点。

她换了衣裳出来,沈济便默然盯着她瞧了许久,沈渺问看什么呢?他只是摇摇头,笑了笑:“阿姊生得好看,爹爹以往总在街坊面前夸耀阿姊是方圆十里最美的小娘子。惹得那些家中有女的叔伯婶子都翻白眼儿,可又没处驳。”

沈渺可不谦虚,反倒翘起嘴角:“那可不!”

原身生得的确好看,她非是那等一眼便明艳的女子,弯弯的眉眼更像是江南雨巷里才蕴藉而生的柔婉,清丽得仿佛春日里方才抽发的桃枝,令人望之忘俗。

湘姐儿闻言也抬头望沈渺。

沈渺便牵上她的小手,低头冲她弯起眼睛笑:“咱们湘姐儿生得也好看,日后一定比阿姊还要漂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