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别瞎说!我其实没想要上进,这个年纪了怎么还要学习啊!
第61章
第61章
宜嫔跟郭珍珠撒娇赖皮不想学习的时候, 皇帝离开永寿宫后正走在路上。
李德全原本要请皇帝上御撵,皇帝却摆摆手,说要随意走一走。
抬着御撵的几个太监只好跟在后头, 皇帝走在前面,李德全退后两步安安静静跟着, 也不敢出声打扰。
皇帝正想着郭珍珠激烈的反应, 让皇太后抱养五阿哥的事是太皇太后先提出来的。
太皇太后早年丧子后, 还是忍着泪, 努力帮着皇帝登基,然后就退居幕后, 再也不插手其它。
对皇帝来说, 太皇太后帮了他很多,难得有一次私心,想给皇太后身边留个孩子。
皇帝想了一下,总归没有拒绝太皇太后的要求。
如今他却有点犹豫了,尤其如今郭珍珠还有孕了。
太皇太后会选择五阿哥的理由,皇帝或多或少能够猜得出来。
他的老祖宗在忌惮郭络罗氏,应该说是在忌惮郭珍珠。
郭珍珠对皇帝的影响日益加深,她太聪明了, 既为皇帝轻松解决了之前战事缺钱之事,又帮忙利用功德碑在短时间内筹措了救灾的庞大钱银。
能为皇帝分忧,太皇太后自然欢喜。但是郭珍珠对皇帝影响太深, 甚至左右他的决定,这就让她深深担忧了。
当年的董鄂氏对先帝的影响, 犹如一根针扎在太皇太后的心上, 这么多年来她依旧无法释怀。
如果郭珍珠是个大臣,太皇太后只会高兴皇帝得了左膀右臂。但是作为后宫嫔妃, 郭珍珠对前朝的事影响实在太大。
这跟其他嫔妃截然不同,甚至影响了郭络罗氏一族。
看郭珍珠的长兄道保就在江南,明面上是去看顾家里的铺面,实际上却是皇帝私下授意他跟曹家来往,又跟着巡盐御史四处走动见识。
虽说道保如今暂时没有实际的官职,只是跟在巡盐御史身边跑腿的小吏。
可是涉及盐税,哪怕只是区区一个小吏,身份也大有不同。
如果皇帝有意,道保很可能成为巡盐御史身边的左右手,那身份就更加不一样了。
皇帝原本也想着慢慢来,郭珍珠的家世还是太单薄了一点,没能给她撑起来。
如今看来,还是太慢了一点。
他沉吟片刻,转头道:“去慈宁宫。”
李德全应下,扶着皇帝上了御撵,掉头去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没想到皇帝刚走没多久,这么快就回来了,连忙吩咐嬷嬷泡茶。
皇帝接过茶盏,摆摆手,宫人就退了下去,他这才开口道:“朕刚去永寿宫,跟宜嫔提起送五阿哥到皇额娘这边的事。只五阿哥还是太小,看着身子骨还不够壮实。朕想着再养一养,等周岁的时候再送来慈宁宫,老祖宗觉得如何?”
闻言,太皇太后看了他一眼,明白皇帝可能在永寿宫听了什么话,才会忽然改变主意。
不过这主意没有完全改,只改了一半,拖上小一年,太皇太后倒也不介意,于是点头道:“也行,让五阿哥先养一养。宜嫔那边要是人手不够,我这里再挑两个年长的嬷嬷过去帮把手。”
皇帝摇头道:“暂时不用,如果需要,朕会派人过去的。另外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老祖宗,刚顺嫔晕了过去,御医诊脉后说是有喜了。”
太皇太后大为惊讶,又高兴道:“恭喜皇上,后宫要热闹起来了。”
她自然乐意帝王多子多孙,乐呵呵吩咐嬷嬷给郭珍珠送去赏赐。
太皇太后喜欢一碗水端平,送的东西也是四平八稳,又大同小异。
这次也送的年份不高的人参,以及一些温和的补品和药材,还有几匹柔软的布料。
太皇太后吩咐人送去永寿宫,就听皇帝说道:“顺嫔帮着朕办了几件大事,如今又有喜,大地动后很得用喜事冲一冲才是。”
听罢,太皇太后就知道皇帝想提郭珍珠的份位,于是委婉劝道:“她从贵人晋到顺嫔还不到一年,封妃的话也太快了一点,不如再等两年才是。”
她说了两年,皇帝哪怕晚一年也是好的。
加上皇帝的习惯,很少单独晋封谁,一般会一起晋上几个人。
只是出乎太皇太后的预料之外,皇帝很快就颔首道:“也是,前朝才用顺嫔做筏子,这时候晋封她的话,御史们又要上蹿下跳,叫朕烦不胜烦。”
太皇太后没料到皇帝那么快就妥协了,只感觉有些古怪,倒没多想。
皇帝跟皇太后请安后,很快就离开了慈宁宫。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