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她就拿起刀具,将那完整的猪肚一刀切开,做热菜的份量多些。
身为要录制视频的美食博主,那刀工怎么能落下?再加上原主本就和丁宏学过庖丁之术,刀法漂亮在旁人眼中瞧着也不稀奇。
切下的肚尖儿又改了花刀,就该腌制了,可丁宝珠把那些小罐子都打开看看,却发现根本没什么调味料。
精盐和白糖的价格不便宜,所以小罐子里只有几块粗盐块儿,糖是完全没有,另有闻着有酒味的液体、豆酱、已经被挖了点的凝固猪油,小半罐子芝麻油,还有些干巴巴的老姜和蒜头。
好吧,既然味道上没法完美,只能在口感上多下点功夫了。
丁宝珠用了酒水和酱腌制猪肚,还用盐块儿擦了遍,主要是去腥。又挤干了猪肚上面多余的水分,这样烹炒时能使之变得爽脆。
三房今日的晚食看样子比较简单,只是洗了把菜叶就准备下锅炒了,一般杂粮饭外加野菜什么的,就足以一家子吃了。
丁宝珠也赶忙将那些已经预备好的猪肚下锅爆炒,正是因为提前腌制过,所以很快就散发出了浅浅香味。
猪肚炒到半生,丁宝珠却又盛了出来,在留有余油的锅中切了点姜片与蒜片丢进去。
之后,她又在那些瓦罐中拿出了一件物品来,放在案板上迅速切了,再是下锅,不停地翻炒着。
那东西本来就是熟物,所以没多久,她就把肚尖儿也下下去,加了三分之一勺的豆酱,没炒几次,就起锅装盘,还不忘淋几勺汤汁上去。
姚丹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先前怎么没见过她这样行云流水地做过菜?
不对,大侄女儿竟然有这种好手艺?
姚丹震惊到一时连自己手里的炒菜都忘了。
她好奇地望过去,原来这猪肚是和酸萝卜一起炒的。那酸萝卜还是冬季时腌的,酸爽开胃,和猪肚一起做,可不就不仅没有腥味还下饭么?
姚丹乐道:“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从哪里学的?——那剩下的猪肚,你又想咋做?”
丁宝珠见那剩余的小半片猪肚,肚尖儿已是用了,想了想,先去锅中重新烧了锅水。
第4章 一把芥菜籽儿,全家相聚大吃特吃
然而透过窗口,除开那渐渐变得火红的夕阳,爆炒过的香味也慢慢弥漫开来,不但在院落中传遍,还顺势飘向了丁家外。
丁家的两边邻居自然是最先察觉到香味的那个,却只能无视嚼着自己的糠咽菜,谁让他们没丁家人那么有出息呢?
然而过了不久,丁家的木门外就出现了几个人影。
那年长一些的是蒋氏的小儿子丁绍,与丁宏比,差了将近有十多岁了,可能做娘的,都无一例外地会偏爱点小儿子,所以丁绍和蒋氏的关系没那么差。
他今儿拿了一篮攒下的鸡子和自家腌的松花蛋去镇上叫卖,傍晚才赶回来,顺带还接了在隔壁村村塾念书的大房次子丁笙,以及也在隔壁村里学织布的二房次女丁宝珍一块儿回家。
叔侄仨几乎是刚到门口,就闻到了那阵香气,不由得肚里打起鼓来,直接推门而入。
“娘!娘!”
丁笙斜跨着布包一路跑去了自家屋里,那声音简直是绕梁三日的程度。
“我饿了,要吃饭!”
丁绍见状摇了摇头。
这丁笙可以说是丁家里唯一去念书的小辈,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不是那块料子。
今年也有十五了,再过些日就要去县里考试,已经落榜过,没想到还是这么不稳重,看来这回大哥又要白花费了。
“小叔,那我就先回去了。”
丁宝珍也是挎着一个布袋,向丁绍淡然说道,只等后者点头,她才回了二房的屋。
丁绍想着姚丹此时一定是在灶房里,就抬脚往那去。没曾想还未到门口,就见姚丹一脸匆匆忙忙地出来了。
他双眸一亮,一脸喜气洋洋地上前道:
“媳妇儿!你估估我今天挣了多少……”
“等等再说,我忙着去拿东西呢!”
谁知姚丹直接打断了他,甚至掠过了他就往房屋里走。
丁绍惊讶,更是疑惑地望了一眼灶房,但最后仍是选择和自家媳妇一起。
这就要往之前一段时间讲起了,丁宝珠做了一道酸萝卜炒肚尖儿,以防太快冷却,她准备再做一道凉拌菜。
不过既然是凉拌菜,那对于调味料是十分讲究的,可光凭灶房中的这些显然还不足。
丁宝珠想到这微微皱了皱眉。
而姚丹才刚刚从前者那熟稔的技术回过神来,见丁宝珠像是多了几分烦恼,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