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做餐饮的,又怎么可能错过?
这样想着,她也就和掌柜的一起来到了半人多高的柜台旁。
后者又拿来了一把秤,将丁宝珠的那些狼肚菜秤了,又似乎琢磨了下,才道:
“你这些大概二两不到,我付你八百五十文钱,可好?”
主要是丁宝珠手里的这些菌子实在是小,但也能证明是真的在野外采集回来的,可这个头能不能成一盘菜还难说。
再加上——他看出来前者完全不清楚价钱。
丁宝珠还真不清楚这羊肚菌在这的价钱是几何,毕竟她那里已经开发出了固定的养殖业,也并不是买不起了,但她至少还有一张嘴能说。
想到这,她笑道:
“掌柜的,我采这些菌子的时候都是没碰坏的,一个个可完整了,要是其他人去采,少不得七歪八扭的,就算做出来,那味道也不好了。”
“所以不如就凑个整,九百文吧?也是个好意头,下回我若再有这好运气,还来找您。”
掌柜心里敲定了什么,不过想着丁宝珠的话也有些道理。
这狼肚菜稀有到被奉为贡品,都是让专业的人去采的,而姑娘带来的这些也都完整,显然是下了功夫。
思忖片刻后,他点头道:
“好吧,这笔生意全当是结识了,那就依姑娘说的价——只是姑娘你要铜钱,还是银子?”
一个铜板一文钱,九百文整整九百个铜板,这要拿着,就必须串起来成吊才行了。
丁宝珠想了想,说道:
“劳烦掌柜的给我两百文铜钱,剩余的就换成银子,可以吗?”
全部要铜板,那也太显眼了些,但全部是银两,等会儿未免会有找不开的情况。
好在掌柜的也爽快地答应了,让伙计去取铜钱,又让人找出个戥子来,那是专门用来秤银子的。
不消一会儿,两百文铜钱也已串了个小串儿,另秤的七百文——此时应该说是七钱银子,也一并算好了。
丁宝珠收了后道了谢,待到走出室内,不知为何,她仍然有种被坑了一笔的感觉。
谁让她不清楚那羊肚菌的真正价值呢?她相当于是一个外来者,来到这里也没多少日子,只能慢慢来了。
可至少她现在是有一笔资金了。
接近一两银,节省一些,起码够他们过旬月。
村里最不缺菜,也不缺水、柴等日用品,衣裳也是能打补丁就打几个,就粮食的花销占了大头。
怀揣着大款,丁宝珠立时感觉心情舒畅,一头就扎进了开始热闹的街头,准备买买买了。
家里的粮食才补充过,所以丁宝珠买了做凉糕的食材。
那糯米是最主要的,也是丁宝珠买的最多的,之后又买了些黍米。
其次便是红豆、枣干,这回她可不用那么抠抠搜搜的了,而后又买了栗子和落花生。
不过除此之外,她还去买了一包绿茶。
这时候正是采茶的时节,听闻离象山村不远的长森村里,就有不少种茶的人家,也有不少去收茶的。
这种包装过的茶叶要比那散茶贵些,所以丁宝珠就先买了一包试试水。
至于最后,既然她做的是点心,那最不能缺少的,一定就是糖了。
丁宝珠买了几包红糖,红糖便宜,白糖略贵,所以这次,她就买了上次买红糖时的数量。
自己想买的东西买完了,丁宝珠也没忘了家里。
但家里也不缺菜,而她只要做完那些凉糕,其他人也有的尝,那么就是……
丁宝珠一边想着,一边路过了不少肉铺。
有卖鸡鸭的、卖猪肉的、最贵的是卖羊肉的,而且数量不多,一个个手里都在不停忙碌,嘴里也不忘在招呼客人。
丁宏有时其实也会杀了牲畜卖肉,但他在几个村里转悠着卖肉,也没有固定摊位,都是挑着去,属于流动性。
要是也像他们一样,恐怕先要在镇上落脚才行。
丁宝珠看了几家店,忽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鱼腥味儿,原来前方还有几个卖鱼的贩子。
这个时节也有几样鲜鱼上市了,特别这地方沿水域,也有许多渔民。
她上去一瞧,那视作为春令时鲜的鳜鱼、鲈鱼等价钱不低,但同样也有多数人在旁边或看或买。
丁宝珠走到最后,在一家鱼铺里买了条鲤鱼。
鱼贩敲晕了那条四处乱蹦的鲤鱼,用草绳勾在嘴上,丁宝珠放进了背后筐子里,接着逛街。
她还想买适量的调味料,毕竟没有这个,她再有手艺,也只能做水煮菜了。
况且在她来之前,家里明显是不怎么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