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丁宝珠光口头上说说的,她是真的想动真格了。
可想着迎亲日子还没确定,丁宝珠待在家里也没什么要紧事,在嫁去徐家之前试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不定还真能再赚些贴补进嫁妆里,又过了她的瘾,也就不去管了。
接着她又看到了那包茶叶,疑惑问道:
“买这茶叶做啥?你要送人?”
这种茶叶对于村里人来说,当成礼品都比喝的作用大。
丁宝珠笑道:
“也不是,想试着和凉糕结合在一起看看。”
吃点心自然要配茶水,柳萍没有多想,再见到那尾鲤鱼,上手后微笑道:
“这鱼倒是新鲜,我记得这时候最多,也不贵,看来我们今儿又有口福了。”
“这鲤鱼我准备晚上做,娘,中午吃什么好?”
柳萍帮忙收拾着,回答道:
“中午你爹你二妹都不回来,你三妹也许快要回来了,就我们三人吃,那别做太多了,烧一碗饭,一盘菜就行。”
“好,那我去准备。”
丁宝珠说着,也将那鲤鱼给拎了出去一起杀了。
许多人都嫌鲤鱼太腥,所以杀的时候得把两侧的白筋给抽出来,就能去除腥味了。
当然,用的调味也可以稍微重一些。
而在杀鱼之前,丁宝珠又在灶房里找到了一袋子芋头干,就拿了出来用水泡着,等杀完鱼清理好,那芋头干也已经泡发好了。
鱼整理好就放回了自己屋,这个天气也不热,放到做晚饭的时刻也不会坏。
接着,丁宝珠照旧切了些咸肉,就烧火起锅,简单做一道芋头炒肉。
灶间滋啦滋啦作响,那猪油一下,又煸了咸肉,室内早已是香气十足。
丁宝珠一边炒着,一边隐隐约约听到房外出现的喊声,原来是丁宝琴回来了。
丁宝琴果然去了山上,不过这回她是专门去找吃食去了。
可惜的是她这次笋子和菌子都没有找到,只好采了些野菜野果回来。她先是去见了柳萍,继而就来到灶房,欣喜问道:
“大姐,你又在做啥好吃的了?”
“午食简单吃些,等晚上再好好做。”
丁宝珠挥舞着铲子回答着,又问:
“你去山上了?找到什么了?”
“没什么,一些我认识的野菜野果子,也不知是不是那些笋子菌子都叫别人采去了。”
丁宝琴扒拉着背筐遗憾地说着:
“喏,就这些……对了,我还找到了点树耳,也一起带回来了。”
丁宝珠偏头一瞧,原来是一堆新鲜木耳,便笑道:
“这也不错了,晚上就用你这些做菜,正好。”
让丁宝琴先回去,丁宝琴添了点水盖上盖子,最后焖几分钟好收汁了。
可就在这时,她却对那些芋头干出了神。
要知道这芋头若是做成芋泥,也是后世一大美味的馅料呢,她自己就特别爱吃!
但自制也就算了,要是做卖出去的那种,单有芋头与糖可不行,最好还能有牛乳。
可这玩意儿在她那很多,在这里估摸着是格外贵重的,她逛遍了祥安镇都没见到有卖。
不过她已经筹备了三种馅料,贪多嚼不烂,还是先看看这些能不能卖出去吧!
做完菜,蒸好饭,端到桌上,母女仨就吃起了午饭。
那芋头干炒得外脆里嫩,又覆上了咸肉的肥美,油光锃亮的,上面还撒了把野葱花,香味扑鼻。
三人把一菜一饭吃得一干二净,午休过后,丁宝珠就预备着处理那些凉糕食材了。
但是这一回的步骤急不得,能够立刻做好的,恐怕是那些凉糕馅料,又逢天气舒爽,即使早早做好了,放几日也不会坏。
算了算时辰,下午她怎么也有一个多时辰能制作馅料。
红糖枣泥馅儿和红豆馅儿依旧做,剩下一样,丁宝珠准备做栗子花* 生糖馅儿,用黍米包的。
这个馅料大体和前两种做起来的步骤是一致的,只有一点,比起那两种馅料的顺滑,这栗子花生可以有一些颗粒状,更有口感和香气。
最重要的是,栗子和落花生,也是与红糖搭配的食材,这样就能选用更便宜的红糖了。
丁宝珠又刷了几个罐子,擦干后,就把做好的馅料盛进去,叫丁宝琴来统统搬去了屋内。
而做好馅料后,丁宝珠仍没有停下,她去将那包绿茶拿了过来。
只是先拆开包裹,一抹清新的嫩香悠悠传来,虽说她对茶叶懂得不算特别多,却也能闻出这一定是今年的新茶。
而这包新茶,丁宝珠预备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