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了,咱们快去找找,她应该没诓我们,不然那些虾咋直接浮上来了?咱再捉点,还能带回去!”
那捉虾一下子成为了寻宝游戏,只是这些丁宝珠是不清楚的,带着身上的物品,她总算回到了徐家。
把扁担放下,丁宝珠抬起木桶,沿着水缸放了水。
太阳已上了两竿,经过这一趟下来,她感觉额上已经出了一片薄汗。
那李银屏听见室外传来的水声,就明白人回来了,当即出门,伸着脖子往那缸内一瞅,嗤声道:
“你是迷路了还是没收心?半日功夫,你才打了那么点水回来?吃得多,也没见你能干啥,你这是做媳妇儿的样子吗?”
丁宝珠淡然回道:
“时辰不早了,姨母不是还嘱咐着回来做午食么?爹和徐晔下地辛苦,饿着他们就不好了。”
“这缸里还有不少水,怎么也够今日用的了,况且我又不是之后不去,姨母何必这样咄咄逼人的?”
李银屏听完,却意外地不答了,只是一双稍眯的眼冷森森地盯着自己。
似乎是怒极反笑,冷笑一声,转身就进了屋。
丁宝珠有些疑惑:她又是哪里惹到她了?
如果只是因为打水慢了,也生气不到这个份儿上啊?
摇摇头,她还是准备先去灶房准备午时去。
毕竟就算不是为了给他人带饭,她自己也是要吃的。
上山收集柴火的时候,她顺便找了不少山里的货,其中包括许多香菇和野菜。
舀水一一洗净,又兼那些被辣蓼草醉倒的虾子也陆陆续续醒过来,在盛满了水的盆中继续游荡起来。
丁宝珠灵机一动,已经想好午食做什么了。
灶房里也有几个半鼓不鼓的袋子,她打开一瞧,也是些糙米黍米,大抵是为了做粥,而剩下的是豆子和荞麦,尤其是那荞麦,已经被碾成荞麦粉了。
徐家的条件不差,可因为富裕程度也和危险程度成正比,所以没那么稳定。
再加上地里大多数也不怎么种粮,粮食应当都是买来的,自然也不会有精米白面吃。
除此之外,也是与丁家差不多的腌菜坛子和干菜。
至于调料,那就更少了,同样是猪油、粗盐什么的,不过就凭着那些肉干,在村里也是个人人眼里的好人家了。
丁宝珠猜想着,这徐家大概不怎么讲究吃食,接着不死心地一通翻找,终于又找到了一点点豆酱和生粉。
好吧,做这顿午食也是够了。
丁宝珠先算好份量,舀了几大勺荞麦粉,连着那些生粉一起开始和面。
没有精面和鸡子,这荞麦面做出来的饼子粗得不行,所以她决定做成薄饼,再在里面卷上馅酱吃,肯定也香。
在灶膛里生火热锅,丁宝珠又挖了猪油烙饼,由于是薄饼,没多少时间就熟了。
每熟一张,她就在上面顺手撒上一把野葱花,而猪油和葱花混合在一块儿的香味,很快就慢慢弥漫出了灶间,飘在了院落中。
丁宝珠手脚麻利地烙好饼,倏忽听见门口出现了什么声响。
回头一瞧,竟是那小女儿徐芝半趴在门边眨着眼,只往那盘热气腾腾的烙饼上睃。
丁宝珠想了想,笑着朝她招了招手。
徐芝初看着不敢,最终仍是小心翼翼地进了灶房里来。
丁宝珠蹲下身,笑着问:
“饿了么?午食还要过会儿才好。”
徐芝羞答答地垂着眼,脸上也是粉通通的,瞧起来就是内向的性子。
她的年龄在这里也能干活了,但在丁宝珠眼里,还是个小孩子罢了。
丁宝珠想到这,又从那篮子里取出什么递过去,笑道:
“我来了这,也没啥好的做见面礼,这是我在山上采的,这时节的可好吃了,你尝尝。”
徐芝立刻摇摇头,却被前者一股脑儿塞在她手里。
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把圆溜溜红丹丹的野果子,不禁高兴道:
“这是密花果!这个果子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谢谢大嫂!”
家里只有爹和大哥能上山,娘总不同意她和莹姐姐去,偶尔见其他人去摘了那果子吃,分了自己一两颗,她都能吃上很久。
而这密花果,在这个季节结的最多,只是都是上山人随手采来吃,也没什么人特意去采一大片下来卖的,想买也没啥地方能买。
可眼前人一给就是毫不犹豫的一把,这使徐芝和丁宝珠的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不少,况且……
这位新大嫂,看起来和娘口中说的那人一点也不像啊?
丁宝珠听到那句大嫂后弯了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