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会是让人直接去山里摘采的,而是直接通过各种渠道采买的。
要么就是如同那红丝菜一般,是熟客送的,但基本上也就存给那名食客用,所以那些个花瓣,自然也是他某天见到后就买回来的了。
其实丁宝珠说的也没错,他们后厨的一大群大老爷们儿,估计也做不出那样精致的点心——再说客满楼也不主打点心那一块儿。
况且之后店里一定是大肆推销那松针汽水,这玫瑰花瓣与其继续放在角落里,那还不如就给了她。
宋昌易想到这,只好让人去厨房里取,点了头道:
“行,那就依娘子所说吧。”
“掌柜的当真痛快,那就请给笔墨,我把那方子写下来吧。”
宋昌易更是惊讶问道:
“娘子,你竟然还能识字写字?”
怪不得能做出那样精美的细点,原来本身就是个有见识的,不由得又多了几分重视。
丁宝珠笑道:
“我娘家有弟弟在村塾读书,所以跟着些许认得几个,也就够了。”
宋昌易连忙再令人去拿笔墨来,又亲自去柜台秤了银两,回来后说道:
“娘子,这锞子值十两,另外还有二两碎银,你看看如何?”
丁宝珠已经在桌边写着方子了,只是用惯了自己做的炭笔,这毛笔字倒是写得歪歪扭扭的,她自己都不肯直视。
听着宋昌易这么说,她也赶忙接过来。
那锞子虽然不比银元宝多,但掂在手里也有重量,而那二两碎银,握着也要比先前的几钱银子实在,丁宝珠不禁笑道:
“宋掌柜还是一如既往地细心啊!”
宋昌易笑笑没言语,却仍是有点心疼的,只希望买来的这饮子方子至少能回了本。
只等丁宝珠写完方子,他迫不及待地多看几眼,却生了一股子困惑来,问道:
“娘子,你这方子上的材料……就光是这么些?”
这也太简单了吧?那人们为何不自己去做,非要来买?
丁宝珠笑着解释道:
“材料虽少,可以那制作工艺是要更仔细的,什么时间、温度、湿度都要很精准。”
“否则别说是汽水了,到最后就酿坏了,所以这一点我还要和你再说一说……”
于是最后,丁宝珠怀揣着银两,背着一大篮子的玫瑰花瓣,满足地离开了客满楼。
至于身后宋昌易是如何开始奔波忙碌去制作松针汽水,又是怎么去售卖的,她暂时不清楚,却只明白她现在也算是有了钱了。
是时候能去买买买了!
第81章 暴风雨前夕
李银屏带着装满衣物的木盆来到溪边, 阳光金灿灿地洒在水流,和周围的泥土地上,前者是波光粼粼, 后者是暖融融的。
微风习习,吹动着水边绿植。
这天气愈发热了之后, 就有不少人喜欢来到水源边, 那轻易瞧不出的细微水汽, 却是能带来一丝清爽。
放眼望去, 已是有不少村里的妇人一同来到这,做那浣洗浆洗之事了。
似乎是有人见到了李银屏, 便伸手招呼着:
“喂, 李婶子,快过来!”
李银屏一边笑一边上前去问道:
“金婶,姜婶,你们今天也来洗衣服了啊?”
”哎哟,瞧你说的,最近天气那么热,这衣服没多久就要换下来,不洗掉, 难不成还等着它们自己下水啊?”
三人围在一起,直接在溪流中打了水,又用自带的肥珠子搓了起来。
不过妇人们待在一块儿, 无非是唠些家常话而已。
要像是平日里关系更为熟络点的,等寒暄几句后, 就不自主愈发进了一步——讲起八卦轶事来了。
姜婶还有模有样地往旁看了几眼, 见这附近只有她们三人,这才有意无意地问道:
“我说李婶, 你家儿子和儿媳妇相处得咋样啊?”
和丁家大姐成亲,因着整个村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丁宝珠的威名,所以现在丁徐两家结亲的事儿,也是差不多都知晓了。
就算过去了数月,在这群妇人间依然是个话题。
李银屏一听到这话心里就不快起来,但还是没有摆脸子,只是问道:
“还行啊,好端端的,提这些做啥?”
姜婶的笑容像是带了一丝神秘,又道:
“我说看着也好,就丁家大姐儿的那脾气,还以为会闹得你家不得安宁哩!”
其实也是看在李银屏的份上,她们才没有说徐晔。
实际上在村里人的印象中,那徐晔同样是个脾气不好的。
若说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