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就真逝世啦,杨四狗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还阳,暂时没打算早死呢,当然他挺有自知之明,若只靠着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真上山就是给狼送菜。
而且自己学的那几招打狗棍法,用来赶野狗还成,可对付山贼是万万不够用的,幸好山贼也不轻易与人动手。
说到山贼,从广城到陇城这一带有不少山贼帮派,且都有固定地盘,其主要收入来自于路边幺店、客栈、大马帮的孝敬。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们甚至还会主动维护地盘上来往客商的安全,毕竟不安全的话,来此住店的人就少,人一少,店家赚不到钱,给的孝敬就少,事关他们的钱袋子怎能不上心?
盗亦有道,道上有道上的规矩,诸如老弱孕残、苦力背夫等都不是他们打劫的对象。
真要缺钱了,山贼会绕远些,对城镇富户下手,搞些绑票、勒索的勾当,弄些快钱花花。
当然为了帮派的长治久安,他们也不会对肉票下死手,绑到富家公子的话,都是好吃好喝地供着,自己啃杂粮饼子,也要给人弄白面馍馍吃,等着赎身银子一到,就恭恭敬敬地送回去。
有人传言说山贼是靠着给肉票送鱼吃,来辨别谁是富家公子,谁是穷小子,吃鱼肚、鱼眼的是少爷,吃鱼背的是穷小子。
其实哪有那么麻烦,他们绑谁都是经过周密踩点的,甚至可能还有线人提供情报,是不是少爷心里门清。
也有某些心肠硬得跟石头似的富户拒不肯交纳赎金,真要碰到这种滚刀肉,贼人也做不来撕票的举动,只能将人打一顿赶走,至于少爷能不能从山里活着走回去,那就不是他们能管的。
至于传言山贼与马帮见面就死磕,白刀子红刀子出的事情也有,但那一般发生在苦寒边境等地,那里完全没有王法,跟动物世界一样,讲究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但在这条道上暂时还没有出现杀人夺财的恶性事件,杨四狗想看常巧之大杀四方的风采,估计还得等。
离开大胡子的地盘后,两人很快就进入裘大当家的地盘,到了这里,简直就跟回家一样自在,累了、困了直接找林间小屋休息。
常巧之有心想问问大当家关于裘大叔的情况,奈何来往很多次总是碰不到人。
不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日傍晚常巧之在小木屋卸货时,便见裘大当家带着一众贼人前来,只不过他们没想到有人捷足先登,俱都犹豫着止步不前。
这要是换了别人,裘大当家早冲上去左右开弓呼上几个大耳刮子,再将人赶走,可偏偏此人是老爹特别关照过的,当下只能自认倒霉,准备再去别处歇息。
常巧之顿时些不好意思,高声道:“大当家,要不要喝酒?”
当山贼的有几个不爱喝酒的?一来祛寒,二来尽兴,裘大当家也确实有些馋了,示意手下原地等候,独自走了过来,“东家最近生意怎么样?”
“还行,勉强能混口饭吃,”常巧之提了几瓶酒送他,“广城的梨花白,早想送给大当家,但前阵子一直没见着你。”
裘大当家笑着接过,解释道:“前阵子一直在蹲大牢,本来今秋就该开刀问斩的,正好遇到新皇大赦捡回一条命来。”
这个信息量太大,搞得常巧之一头雾水,“那裘大叔呢?我说他怎么一直没开张呢。”
“老头子在牢里吃了点苦头,正在家中休养身体呢……”
两人又简略地聊了几句,才知道上回裘大老家去镇上时,被人发现行踪,结果一家子都在大牢过的新年,后来皇上驾崩,又赶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大当家使了银子才出的狱。
果然天高皇帝远,常巧之竟然不知道这段时间换了皇上,当然只要不改朝换代,平头百姓都不关心皇帝是谁。
两人道别,裘大当家没要她的孝敬,提着酒和兄弟们另找宿处去了。
随着时间推移,旱情也越来越严重,最直观的便是山道旁边多了不少卖水的小姑娘,这些水都是她们从很远的深山挑来,加些金银花之类的草药煮过,便成了一文钱一瓢的香饮子,专供来往客商。
背夫们以前都是直接喝井水,或是山边溪水,但如今溪水断流,井水已近干涸,用水成了大问题,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舍得花钱买水喝。
好在背夫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互相打听着山里哪里有水,情愿多花一些时间去找山泉水。
不仅用水出了问题,就连治安也成大问题,以前道上的规矩,山贼从不打劫单身客商,也不向苦力背夫索要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