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人生智慧宝典 > 第2章 人心人性,识人读心2

第2章 人心人性,识人读心2

为人性本善,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实人之初,根本没有善恶之分,有的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无论善还是恶,最终指向都是利已,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是为了满足自已,只是在利已方式上,才有了善恶之别,所以说人性本私,善恶并存,利人利已,是为善,损人利已,是为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已之实,是为伪善,自私,利已是人最终极的根本属性,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的属性,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只是在不同的外在环境下,具体表现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彬彬有礼,助人为乐,先人后已,但是一旦发生天灾或者战争,每个人个体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那种原始的恶就展露无遗

跟你讲个故事,听完一身冷汗!多年前我看过一本日本小说,小说很薄,讲的事是:日本战国时期,京都接连遭遇各种灾难,战争, 破败不堪,一位战场上落败的武士,逃跑到了所罗门城下,当时是冬天,气温寒冷,他在逃跑时把厚重的外套扔掉了,一个人在街上瑟瑟发抖。武士躲在墙角,思考着自已的前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冻死街头,要么不择手段,去做个强盗恶人。武士迟迟下不了决心,毕竟几天前他还是个正义的武士,如果成为强盗,一时之间心里的坎迈不过去。正在犹豫之时,他忽然在隐约的光亮中,看见死尸堆里蹲着一位老妇人,她正在女尸的头上拨头发。

武士走过去,把刀架在老妇脖子上,逼问她在干什么?老妇回答说,拔了死人头发去做假发,卖钱过日子。老妇并不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罪恶,她说:死人的东西对于死人已经没用了,那还不如拿来,给我们活着的人换口饭吃,自已这么做,不这样就只能坐着等死。武士听完妇人的话,心结啪地打开了。他对着老妇人说“我剥掉你的衣服!你可不要恨我,不然我就得冻死!”说完,武士剥下老妇的衣服,绝尘而去。故事到此嘎然而止,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人类制定了法律和道德,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性中的善,抑制人性中的恶。但我们一定要清楚,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明白这个本质,会大大降低你受伤的概率。

30:你为啥总不快乐,因为你不够“自私”!

当然,这里所讲的自私,并不是让你去做一个只考虑自已利益,去伤害别人的小人,而是在保证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多为自已考虑,我们习惯给那些自私的人贴上标签:贪婪,冷酷,小气,总之,自私在群体意识中属于贬义词,然而,人的本性其实是就是自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私,也就没有了快乐,相比于自私,无私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指的是对别人无私奉献,没有私心。但一味的无私,往往受伤的是自已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下班回来,老公翘着二郎腿,玩着手机,享受着美好的游戏时光,你明明想让他做家务,却用“无私”告诉自已,我要做一个贤妻良母,然后累死累活的做着家务,照顾着孩子,还要为家人准备饭菜。假期里,老板的一个电话催促你回去义务加班,你明明不想回去,却用“无私”告诉自已,我要做一个好员工,于是匆匆忙忙的结束了自已的假期生活。

当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去顾虑你的意愿,强行左右你的人生之时,你用“无私”告诉自已,我要做一个听话的儿女,不能让父母生气,于是早早的结婚生娃,因为太早结婚,失去了选择更优秀另一半的机会,从而遗憾终生,你确实很无私,但是,在你无私的做了这些事情以后,你有没有发现,你并不开心。

最主要是别人也并没有因为你的无私感谢你什么,甚至背后还伤害你,这些无私的道德枷锁,压的你喘不过气,让你根本快乐不起来。重点是,你一边在做着“无私”的事情,压抑着自已的心性,委屈着自已,一边又自私的在心里为自已鸣不平。

尼采曾经说过:最高尚的人恰恰是最自私的人。他认为人最大的苦恼在于过度迎合别人,以至于逐渐丧失了自我。他崇尚的“自私”,是一种尊重自我内心,强调自我价值的“自私”,以免让人们在“无私”中失去了自我。因为,所有装出来崇高的“无私”,最后都会以最自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你,还有被你惯坏的对方。与其为了别人委屈自已,逼自已去做一个“无私”的人,不如,适当的放开心性,让自已适度“自私”,这时你就会发现,你会活的快乐很多!

31:看透人性的5大金句,必须收藏起来。

1、穷鬼都爱摆阔,富豪都善装穷,有深度的人都在沉默,肤浅的人才爱做杠精,越是有钱人越深思熟虑,越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