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串的摊位吸引住了。摊位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阿不力孜的维吾尔族大叔,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熟练地翻烤着手中的羊肉串。书源走上前去,那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
“大叔,您这羊肉串看起来可太诱人了。”书源用不太熟练的维吾尔语说道。
阿不力孜大叔笑了笑,用流利的汉语回答道:“年轻人,这可是我们新疆的特色,你一定要尝尝。”
书源迫不及待地接过一串羊肉串,轻轻咬了一口。那瞬间,他的味蕾仿佛被点燃了。羊肉鲜嫩多汁,孜然和辣椒的味道恰到好处地渗透到肉里,羊油在口中散发出醇厚的香气。他从未尝过如此美味的烤羊肉串。
“大叔,您这烤羊肉串的手艺可真是一绝啊。您能教教我吗?”书源充满期待地看着阿不力孜大叔。
阿不力孜大叔爽朗地笑了起来:“好啊,年轻人,不过这烤羊肉串可不仅仅是把肉串起来烤那么简单。”
阿不力孜大叔开始向书源讲述烤羊肉串的门道。首先是羊肉的选择,他说在新疆,最好的羊肉来自于那些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吃着天然牧草的羊。书源这才明白为什么他刚到新疆时看到的那些羊儿如此重要,它们是美味的源头。
“这羊肉啊,要选肥瘦相间的,太瘦了烤出来干柴,太肥了又会油腻。”阿不力孜大叔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羊肉给书源看。
然后是腌制的过程。阿不力孜大叔的腌制秘方可是家族传承下来的。他用盐、孜然、胡椒等多种调料混合,再加上一些当地特有的香料,将羊肉腌制几个小时,让调料的味道充分融入到肉里。
书源认真地听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跟着阿不力孜大叔学习如何将羊肉切成合适的大小,如何均匀地涂抹调料,如何把肥瘦相间的羊肉串到竹签上。
在腌制羊肉的过程中,书源和阿不力孜大叔聊起了新疆烤羊肉串的历史。大叔告诉他,烤羊肉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新疆的游牧民族就开始用这种简单而又美味的方式来烹饪羊肉。这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代表着他们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
当羊肉腌制好,串好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烤制环节。阿不力孜大叔用的是传统的炭火烤制。他先将炭火点燃,等到炭火变成灰白色,温度均匀的时候,才把羊肉串放到烤架上。
“这烤羊肉串啊,火候很重要。要不停地翻动,让每一面都受热均匀。”阿不力孜大叔边说边熟练地翻动着羊肉串。
书源看着大叔的动作,也学着拿起一串羊肉串放到烤架上。可是他的动作很生疏,不是烤焦了一面,就是还没烤熟另一面。阿不力孜大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别着急,这得多练才行。”
书源没有气馁,他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烤羊肉串的乐趣。每一次翻动羊肉串,他都仿佛在与这古老的美食文化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
随着烤制的进行,羊肉串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阿不力孜大叔告诉书源,当羊肉表面开始变得金黄,微微冒油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撒上最后的调料了。他拿起孜然粉和辣椒粉,均匀地撒在羊肉串上。那一瞬间,香气四溢,周围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
书源也成功地烤出了自己的第一串满意的羊肉串。他品尝着自己亲手烤制的羊肉串,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串羊肉串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他对新疆文化的一种理解和融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书源跟着阿不力孜大叔在巴扎里卖烤羊肉串。他看到了不同的人对烤羊肉串的喜爱,有当地的维吾尔族同胞,他们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享受这熟悉的美味;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在品尝烤羊肉串的同时,也被新疆的文化所吸引。
有一次,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对书源说:“我以前也吃过烤羊肉串,但都没有这里的正宗。这里的烤羊肉串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背后的文化。”
书源深有同感,他开始思考如何把新疆烤羊肉串的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这美味背后的故事。
于是,书源决定回到自己的城市,开一家新疆烤羊肉串店。他告别了阿不力孜大叔和新疆的朋友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踏上了归程。
回到城市后,书源开始筹备他的烤羊肉串店。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从寻找合适的羊肉供应商,到让当地人接受新疆烤羊肉串的传统口味。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坚持用新疆的传统方式烤制羊肉串,从羊肉的选择到调料的使用,都严格按照阿不力孜大叔教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