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怀才心里可是怀着大希望的。
“你好好看研读剧本,然后决定一个本子。我觉得这个《彼岸花开》不错。”吴怀才推荐的是自己撕的资源。虽然还是小制作,但这个能播出的机率要大一些。而另外一个送上来的,不过是趁 这个热度,割一把韭菜。
吴怀才说完了,不忘交待一句,“这几天,你要老老实实,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
艺人有项目的时候,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爆黑料。这种黑料会让制片方与投资商打退堂鼓,转而另寻别人。这也是娱乐圈的恶性竞争手段之一。
一个是真有黑料能爆,还有就是为了抢项目,故意散谣言。不管是真是假,只有有了声势,就能搞黄对方的资源。然后,据为已有。
“这东西还有人抢?”南易喃喃地说。目光盯在那个剧本上。
“你什么意思?”吴怀才有些生了气,“嫌不好啊。那你自己去找大佬要啊。”
南易翻了翻剧本。
这东西拍出来,都不一定有地方愿意播。
吴怀才虽然这样交待,也确实觉得没必要。最大的演员还是个三线。南易更是连十八线都算不上。哪入得了那些有团队艺人的眼。
吴怀才悠哉悠哉地哼着歌走了。
只是,让南易与吴怀才都意想不到的是,一夜之间,南易便上了大大小小的营销号。
最早登发的是个有几千万粉丝的大v。
大v爆料:被某大佬点名的n姓艺人看起来清纯无害,但底私下里放荡不堪。在某个剧组跑龙套的时候,还会和工作人员深夜“聊剧本”,为此,还被导演劈头盖脸地骂过。
此处的“聊剧本”,当然不是真的聊剧本,而是不可明说之事。
谣言之所以谣言,就是妙在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而且,虽然没有提人的名字,但结合一周前樊若均的点名,却又让人轻易地想到南易这个n姓艺人。
所以,有些艺人纵然是被毁名声,但因为并没有指名道姓,连正常的维权渠道都没有。
谣言不管是真是假,一经爆料,便以一种病毒的速度在网络上繁殖。
而且,只要收了钱,没有黑料,也给你弄个黑料。这些营销号能够运营下去,无非是从各个团队收钱。要么说好话,要么说黑话。这个营销号就是在这种吸血中存在了下来。
“这这怎么回事?”吴怀才气急败坏,却又茫然无解。
这一看就是收了钱恶意坏南易的名声啊。
可南易出道半年,出演的都是龙套小角色。怎么可能会被人盯上了。这买营销号,组织大面积地舆论掌控,不仅是花钱的问题,还有团队在操控,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控评。
那只有一种可能,这是挡了谁的道的。
可是……
南易去看手里两个小成本丶小制作,导演名不见经传的剧本……
与南易一样陷入沈思的还有吴怀才。
吴怀才气得直哼哼。这是对方欺负这边没团队啊。
如果有团队有钱,他也能删评控评。而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有等这股爆料被新的爆料所代替了。
比起南易的名声,吴怀才更担心他手里的剧本会不会黄了。
不会吧......不会真冲他手里那两个地摊文学吧。
吴怀才暗自祈祷。
但这个迷题并没多久,第二天下午就解开了。
南易看到吴怀才的时候,吴怀才与王本生凑在一起,趴在桌上,一起看个本子。
一见南易,吴怀才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声音都在发抖,把剧本亮到南易面前。
“看,这是什么?”
南易定定地看着本子上那几个大字:《大唐怪奇物语》。
“明天试镜!”吴怀才嗓子发干。
南易只是动了动嘴角。
这部剧集可是大名鼎鼎。上一世,他虽然没有参演过,但也追过这部剧。
这部剧集几乎霸占了热评丶热搜两个多月。
并不是因为这剧的成功,与播放量。而是这部剧带来的争议。
四十集的剧集,光是制作就花费近十亿,这在剧集中相当罕见的。
剧集制作十分精良,场面宏大,服道化可以称之为里程碑,每一帧都能入画,当壁纸。但这部剧却扑了。扑得有声有色,各种批评与讨伐。
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导演太追求细节完美,导致节奏过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