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袁绍府邸。
袁绍面色铁青,端坐于大堂之上。
他身旁,烛火摇曳,映照出他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庞。
“二十万大军,竟因粮草断绝而被迫撤回!”
袁绍怒拍桌案,声音震得堂内烛火一阵摇晃,“刘羽小儿,竟敢如此欺我!”
此时,一名侍从匆匆步入堂内,跪伏于地:“主公,司马懿大人已到。”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狠厉:“快请!”
不多时,司马懿身着儒衫,步履从容地步入堂内,拱手行礼:“司马懿参见主公。”
袁绍起身相迎,一把拉住司马懿的手:“仲达,如今局势危急,你可有良策?”
司马懿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主公勿忧,虽撤军而归,然大局优势依旧在吾等,曹操虽未平定,但已成不了气候。
兖州、洛阳、长安等地,名义上已尊奉主公为主,我军的基本盘没有太大动摇。”
袁绍闻言,面色稍缓,但仍难掩怒气:“那刘羽小儿,竟敢劫掠甄氏,又重创吾儿袁谭,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袁谭被刘羽一箭重创,如今传来消息,性命虽然保住,但却不会再有子嗣了
司马懿轻叹一声:“主公所言极是,然则当前大敌,非曹操也,乃大夏军之刘羽。
此人野心勃勃,不可不除,吾以为,主公当挥师东进,与刘羽决战于渤海,一雪前耻。”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好!就依仲达之计,即刻整军备战,誓要剿灭大夏军!”
此时,堂外风声骤起,吹得烛火更加摇曳不定。
“来人!”袁绍高声呼唤。
一名侍卫应声而入,单膝跪地:“主公有何吩咐?”
“传令下去,即日起,司马懿任我军军师,全权负责兵马调度,兵发渤海,誓要剿灭大夏军!”
袁绍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侍卫领命而去,袁绍心中稍安,却仍觉有一丝不安萦绕心头。
此时,堂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袁绍抬头望去,只见田丰衣衫不整,神色慌张地闯入堂中。
“主公,不可啊!”田丰跪倒在地,声嘶力竭。
袁绍眉头紧皱,不悦之色溢于言表:“田丰,你又有何异议?”
田丰不顾袁绍的不悦,继续说道:“主公,我军连番征战,已疲惫不堪,此时出兵,实为不智。当务之急,应是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行征伐。”
袁绍闻言,怒气冲冲:“田丰,你屡次阻挠我出征,莫非是心怀二意?”
田丰连连叩首:“主公明鉴,田丰一心为主,绝无二心。
只是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实非出兵之时啊!”
袁绍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够了!田丰,你屡次谏言,皆是不吉之语,莫非是想咒我军败?
来人,将田丰拖下去,斩首示众!”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田丰架起。田丰挣扎着,高呼:“主公,田丰死不足惜,只是主公切勿意气用事啊!”
司马懿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自叹息。
他深知袁绍量小气短,难以容人,却也不得不利用袁绍的势力来复仇。
对于袁绍阵营中的明争暗斗,司马懿并无兴趣参与,他只想尽快实现自己的目的。
司马懿看袁绍怒气未消,便立刻道,“田丰此人,实乃我军之祸患,今日若不除之,日后必成大患。”
袁绍点了点头,也认为自己这样做并没有错。
……
半月之后。
袁绍的大军屯兵于安平,剑指渤海。袁军大将麹义率领先登营为前锋,战书很快送到了刘羽手中。
刘羽端坐于帅帐之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的脸。
案几上,那封袁军的战书静静地躺着。
他轻轻摩挲着战书的边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自语道:“袁绍,你终是忍不住了吗?”
随着一声传唤,贾诩、张绣、张合三人鱼贯而入,步伐稳健,神色凝重。
刘羽抬眼望向他们,开门见山:“军阵之法,练得如何?”
贾诩轻摇羽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主公放心,墙壁军阵已初见成效,士兵们配合默契,进退有据,足以应对袁军。”
张绣接言道:“不错,末将亲自督练,这批士兵虽非天生勇士,但在军阵加持下,战斗力已今非昔比。”
张合亦是点头,补充道:“末将亦带兵演练多次,军阵运转流畅,威力惊人,定能给予袁军重创。”
刘羽闻言,嘴角笑意更甚,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