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 第128章 好招不怕老

第128章 好招不怕老

老魏真的就闯了进来。

“你干嘛……”

“还问我干嘛。昨晚不是你打电话,让我帮你联络京城官府说的上话的人吗?人家现在就在楼下等你!”

“我靠,这么效率的?”

“你快点,人家是副秘书长兼招商局主任。差一点就副省的正厅级,很忙的!”

“那好吧。”

魏海佑先下去了。

稍晚一些,魏子俊也进了建国饭店提供的会议室。

魏海佑看见魏子俊走进来,说道:“过来,子俊。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刘兴邦刘秘书长。”

魏子俊十分自然的过去和他握手,自我介绍,“你好,刘秘书长,我是魏子俊。”

“你好你好,魏同志,你好。”刘兴邦表现得十分客气。

双方落座后,魏子俊直接把刚才进来时,带进来的档案袋推到刘兴邦面前。

“刘秘书长,你先看看这些文件。”

在刘兴邦看文件时,魏子俊详细地将自己见刘兴邦的目的说了一遍。

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熟悉的配方再次登场——

特别经济区的青梅竹马,羊城珠江畔的千金小姐,如今轮到京圈大飒蜜接招——

盖厂和大楼双管齐下!

套路恒久远,管用即真理。

从九二年的春风到三十年后的新时代,地方衙门何曾对招商政绩说过「不」字。

纵使三十年后特区门槛高筑,百亿级投资项目仍能惊动常务副市亲迎;同等量级砸向帝都、魔都或羊城,接待规格只高不低。省城地市必是官联袂作陪,县镇乡野更将投资者奉若神明。

1992的京城,亿元级制造基地叠加七亿五千万摩天楼工程,在此时官府眼中那是堪比2025年以后的千亿级项目震撼。

刘兴邦看完文件里面的规划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1990年的时候,国贸中心一期建成并投用。

它附近事实上成为了首都对外经贸合作的地标建筑。

再加上北边的京广中心随后建成投入使用。

这两栋大楼,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整个首都的先进与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市里到此就满足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去年开始,市里就在讨论,想要把CBD的范围扩大到三环以外。

初步讨论的范围,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

这个讨论历史上明年会落地,形成文件。

后世大家所熟知的首都CBD,就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现在,它还暂时不具备落地的基础。

建大楼是很费钱的。

而且建成了之后,要想让这些大楼真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是很不容易的。

简单说,这个年代,面临经济转型,各级官府努力的拉外资也好,讨好民间资本,各种给空子、给路子吸引投资也罢,归根到底就是官府本身没钱。

几十年来形成的臃肿的行政、国企体制,拖累得整个官府步履维艰。

突然转弯,不顺拐那都是底子好、国运强。

而事实上的情况还要更严重。

事实上是,这个年代的官府就算手里有钱,也并不太会做生意。

远不如民间资本那般的灵活,对市场知冷知热。

比如国贸一期,建成两年多了。可是到现在事实上连六成办公率都没做到。

京广中心也差不多。

更要命的是,国贸一期的规划是在前任市长任上完成的。

大部分的建设功夫和耗费的资金。

却都是在现任的程市长任上付出的。

这就有点尴尬了。

程市长费得力更多,功劳和政绩却要和前任对半分。

最多也是六四。

国贸一落成,程市长就提出要更多的引进内外资本,来共同建设美好首都。

冠冕堂皇。

但其实就是说,以后首都搞建设,不能再像国贸中心一期那样。

纯纯靠官府砸钱盖楼做事情了。

地可以圈,可以征,但征出来土地,不能官府负责盖楼。

要让资本来做这些后续的事情,而官府,则负责为这些资本做好前后的相应服务。

在这个年代而言,这可以算是相当先进的执政理念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