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坑了人还要说好吃
校长、校领导和一帮老教授们,围着一名年轻人打转。
这种事情要是在深大,深大的学生们已经适应,多少有些见惯不怪的样子。
一看就知道是“大佬俊”又来学校。
华南农大的大学生们不知道啊。
辛齐安安排的“校内旅游”路线上,看见这一幕的华南农大学生们反应都很惊讶。
纷纷找人打听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是上面派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来学校巡视。
连校长和几个副校长都围着。
就差书记没跟上,最次也应该是省领导来人了吧?
又或者是国家来人了。
不会是市的,因为华南农大的级别摆在这里。
只是市府来人,了不起派个副校长就能搞定。
不需要上辛齐安校长这种院士级别的大佬—
现在的华南农大有两位院士!
科研硬实力方面,轻松吊打深大。
就算是在全省的大学里,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
也就岭南理工和逸仙大学,可以稍稍压一压华南农大。
等到看见校领导们围着的是个帅气的年轻人,异论更是四起。
对此魏老板本人毫无感觉,只是对华南农大的近海海洋养殖技术很感兴趣。
因为靠着这套技术,华南农大弄出来了另一名院士级别的教授张汉勤。
“张教授。”
“魏总请讲。”
“有没有兴趣在鹏城开个实验基地?或者去我的老家海陆安。刚才齐校长说,你现在带的学生在搞鳗鱼近海养殖的研究?鳗鱼可值钱啊,我们老家那边最喜欢吃鳗鱼了。你要是愿意,我专门给你配一个车队,机动船管够。刚好我在港岛那边订了一批船,过完年就能下海了。”
“……”
张汉勤听完忍不住瞪了眼辛齐安。
因为他其实压根没有在搞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是辛齐安一直想搞,但他作为校长没时间也没精力做,同时科研方向也不符合。
辛齐安希望张汉勤能出手搞这个科研课题。
可是相比于其他海洋养殖的研究。
鳗鱼养殖科研课题肉眼可见的麻烦和“贵”。
没错,就是贵。
就单单一个鳗鱼苗目前全世界都无法人工繁殖,只能靠在海上野捞的问题就很大。
因为只能靠野捞,所以鳗鱼苗的价格堪比黄金——
不,确切的说同等重量的鳗鱼苗,其价格相当于十倍重量的黄金左右!
研究鳗鱼,光是买鳗鱼苗花的钱。
估计就够几种淡水鱼整个科研过程的经费了。
这个还是个世界级别的科研难题。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鳗鱼苗的人工繁殖。
全球目前的鳗鱼产出,大部分还是靠的海捕成鱼。
由于鳗鱼肉质鲜美,亚洲的小鬼子和欧洲许多国家国民都非常喜欢。
堪称“软体黄金”。
辛齐安一直觉得这有搞头,张汉勤也知道有搞头。
可难度太高,需要的科研经费也很高。
同时就算烧足够的科研经费,也不一定能烧出成果来。
一心想为国家省钱的张汉勤。
他觉得把国家不多的研究经费,浪费在研究这种普通人不太吃得起的海鱼身上。
还不如研究些普通人吃得起的鱼类养殖技术上。
张教授一直不大肯开这个课题,就是怕太烧科研经费。
此刻听到土财主这么开口,张汉勤无语后下意识想拒绝。
但他注意到,辛齐安在疯狂对自己眨眼睛。
和辛齐安做了十几年同事,张汉勤马上便明白齐校长的想法了。
张汉勤心想,大概是齐校长觉得土豪不差钱。
自己不想搞这个难度极高的课题,那是怕浪费国家不多的科研经费。
可要是有个不差钱的土豪金主当冤大头,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搞?
张汉勤犹豫,纯粹是他不想坑人。
因为就算他是院士,就算烧的钱足够多,他也没把握搞定鳗鱼苗的人工繁殖这个课题。
见他犹豫,辛齐安急得挠头,刚想开口却看到魏子俊提前开口了,“张教授,前期我先给你批五百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