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 第163章 魏总够力

第163章 魏总够力

第163章 魏总够力

曾少爷身边的总经理姓张,叫张小平。

最新一期的《申报》晚报版,就是张小平带到喝酒的曾瑞阳手上的。

一开始曾瑞阳还很不在意,甚至拉着张小平要他一起喝。

不过张小平一句话,就让曾瑞阳再不提喝酒的事情。

“您父亲给我来了个电话,提醒我们要谨慎行事。”

“我爸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因为这个——”

张小平将报纸递给曾瑞阳,后者接过来扫了几眼。

起初他没什么反应,但听完张小平的解释后,酒意顿时消散了几分。

“不就是一篇《申报》的报道吗?能有这么多门道?”

“《申报》的文章不稀奇,稀奇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够、够力?什么狗屁笔名?谁啊,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我托《申报》的人打听过了,这个‘够力’,就是那个粤省人的笔名。”

“什么意思?”

“‘够力’就是魏子俊。”

走南闯北三十年,张小平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地方豪族、新晋权贵、横的愣的不要命的,他都打过交道。

这个魏子俊,属于地方新贵,行事带着暴发户的张扬,但并非莽撞之徒。

不到二十一岁,这样的人物张小平见过不少——有的仍在服刑,有的早已转世投胎,有的流亡海外,真正能闯出名堂的,一只手数得过来。

他不知道魏子俊是否属于后者,但如果《申报》这篇文章真是出自他手。

说真的,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见识。

曾家实在没必要正面硬碰,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他还会写文章?”

曾瑞阳啧啧称奇,却看不出什么门道,“那干嘛不去写小说?写这种东西——啧,什么玩意儿?根本看不懂。”

张小平太了解这位少爷的天真无知了。

一眼就知道这家伙根本能看懂。

张小平则不同,他甚至当过笔杆子,也戴过官帽子。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成了曾家门客,在曾家内部的地位不低。

曾瑞阳也要尊重这位职业经理人。

张小平能看懂这篇文章。

文章的前半部分,梳理了国际强势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和一些轶闻趣事。

这倒也不稀奇,国内类似的文章比比皆是。

真正的精华在后半部分。

文章直言,未来十年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这个提法,最早可追溯至晚清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论断:“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又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口中的“变局”,实则是曾经的百年屈辱。

那场变局的结局,后人皆知——看看你我今日的生活就知道了。

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则指出,未来十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是国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追赶发达国家的关键奠基期。

不同于学者们或空泛、或激进、或消沉的论调。

这篇署名“够力”(即魏子俊)的文章,甚至对接下来国内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张小平初读时只觉得泛泛而谈,但细品之下,越琢磨越觉得可行,仿佛作者亲眼见证过一个国家的崛起。

他猛然惊醒——连自己都能看出这些门道,那些段位更高的顾问、参谋们,必然能解读出更深层的东西。

这篇文章虽发表在《申报》,但用不了多久,引发的重视程度绝不会低于《日报》的刊载内容。

果然,没过多久,曾瑞阳的父亲就打了个电话。

要求曾瑞阳暂时罢手,不要胡乱行动。

听完张小平的详细分析,曾瑞阳满脸难以置信:“不可能吧?不是说那小子连小学都没毕业吗?能写出这种文章?”

“难说,这人要是没点真本事,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不信!肯定是找人代笔的!乡吾宁能有这水平?小赤佬,绝对是冒名顶替!”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们最好先按兵不动。”

曾瑞阳本想拒绝,但随后他父亲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张小平的话他可以不听,但自家老爹的指示,他不得不从。

“……是是是,是我写的。不过我文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