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资源,都不是小数字。
可是在前周皇室眼中,这样的武者不过是取乐的工具,随时可以找其他人代替
李存孝听到这些话,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只是越发感到世界的参差。
“嗯?有人来了。”
太乙忽然挑了挑眉,契此闻言,朝李存孝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下一刻,两人的身影刚刚消失,小院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李存孝抓起衣物,简单拧了个发髻,就看见德正便引着郑家祖孙走了进来。
“我方才还疑惑,是寺中哪位高徒在打通奇经,散发出如此强烈的气机。”
“可这位小友看上去,很是面生——德正住持,不为我引见一下吗?”
郑朗看见眼前青年的瞬间,心中便已经有所猜测,却还是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
“李存孝,来,这是荥阳郑氏的家主。”
荥阳郑氏?
李存孝略微有些吃惊,但表情并没有什么波动,很是自然地上前行礼。,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
倒是一旁的郑涯听到曾祖说对方在打通奇经,不由高看一眼,也神情温和地上前道:
“不才郑涯,见过李兄。不知兄台拜在寺中哪一位高僧座下修行?”
紫袍金鱼袋?这么年轻?八成是郑家的核心子弟.
李存孝迅速地打量了一眼,收回目光。
不过不等他开口,德正已经主动解释:
“李存孝并未拜在寺中,只是跟随其师在此间修行。”
“不知是哪位大德高僧?”
德正闻言,似笑非笑,没有作答。
但没有回答,也是一种答案,郑朗越发肯定自己心中的猜测。
‘看来延昌所说不假,布袋弥勒就在此间,这青年八成是其弟子。’
‘只是不知,那两人为何会在宋州显露法相?明教的护法和明使,还不曾到此,又有什么能让两位宗师使出真本事?’
心中千回百转,口中自然转换了话题:
“不管师从何处,英才不问出身。如今天下动荡,我们都已经老朽,正该是你们这些后起之秀接担的时候。”
“我昨日闻知,黄潮手下大将秦奉权已领三万大军,进发宋州。”
“此人凶狠残暴,尤爱屠城,届时还不知有多少生灵涂炭。”
“我荥阳郑氏世受国恩,如今正该为天下出力。”
“只是魔教妖人四处兴风作浪,牵扯了不少精力,听闻五明子中也会有人前来,情况险峻啊。”
“李小友若是有心,不妨来军中任职。大好男儿,值此间,正当以三尺剑取功名。”
前面说到大军压境,李存孝心头还忍不住紧张,然而等到最后一句话出口,他又有些无语。
自己如今只能算半步黄庭大圆满,真形境界都不到,若是从军征杀。
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只怕取不了什么功名,反倒会变成别人的功名。郑朗这个人他是有特意了解的,作为荥阳郑氏的家主,为官多年,军政皆通,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李存孝脑筋一转,就知道对方话里有话。
索性两个师父此时八成都在旁边看着,他也不虚。
“郑公之言,真叫人醍醐灌顶,晚辈从前二十年的光阴。简直都像虚度了一般.”
郑朗微微一笑,正准备顺着往下讲些兴亡格局、宏图伟业,等对方真的心动,暗中的某人自然会忍不住跳出来。
毕竟对方早年行事偏激,四处结仇,多年都没一个衣钵弟子。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肯定不会愿意让其遇险。
到时候,只要能见面,总有个说和的机会。若是见都见不到,那求人帮忙的态度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既然已经虚度了二十年光阴,那也不急这一年半载。”
“晚辈家中还有幼弟,总要看他长大成亲,传续了香火,我才好放心闯荡。”
郑涯闻言不禁开口,“不知令弟年庚几何?”
“十二岁,还未束发。”
郑家祖孙同时沉默了。
“郑兄怎么不说话”,德正嘴角翘起,又迅速压下去。
“乱世之中,少见至孝之人。李存孝用心纯实,我心中感动,一时失语。”
郑涯看着曾祖依旧面色如常,心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