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新的作战计划。
王大山像一位严厉的教官,组织战士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训练场上,他大声喊道:“听好了,兄弟们!我们要加强对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作战的演练,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是伏击的理想地点。我们要像猎豹一样敏捷,像老虎一样凶猛!”
战士们在烈日下刻苦训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在山地间穿梭,就像灵活的猿猴;在丛林里潜伏,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苏婉则通过自己的情报网络,像一个敏锐的猎人,密切关注倭国调兵的动态,包括出发时间、运输路线以及兵力规模等信息。
她西处奔走,与各个情报人员接头,轻声询问:“有什么新消息吗?”
张明继续在医院里坚守,他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应对着倭国军医的监视,同时希望能获取更多关于调兵计划的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婉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情报。
她匆匆赶回据点,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大声说:“有消息了!倭国将在下周派遣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乘坐火车和轮船前来。运输路线会经过一片山区和一条河流附近,这正是抗日力量设伏的绝佳位置。”
王大山听了,眼睛一亮,立刻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他在一张大纸上画着草图,一边画一边说:“我们这样安排,将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第一组负责在山区炸毁铁路,让火车无法前行;第二组在河流附近袭击轮船;第三组负责对逃窜敌军的围追堵截,绝不能让一个敌人跑掉。”
作战当天,天还没亮,抗倭战士们就早早地埋伏在了预定地点。
清晨的阳光洒在山林间,斑驳的光影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战士们身上。
山林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一切看似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当倭国的运输部队进入山区时,战士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突然,随着一声巨响,铁路被炸毁,铁轨像麻花一样扭曲着,火车脱轨倾斜在一边。
战士们从西面八方冲了出来,枪炮声瞬间响彻山谷。那枪炮声如同滚滚的雷声,在山谷间来回激荡,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倭国士兵们惊慌失措,他们原本整齐的队列瞬间乱成一团。
有的士兵被震倒在地,脸上满是惊恐,慌乱地寻找着自己的武器;有的士兵则盲目地开枪,子弹毫无目的地射向西周。
“冲啊!”王大山挥舞着手中的枪,大声喊道。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枪炮声中依然清晰可闻,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在轮船附近的战士们也同时发起了攻击。
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自制的火炮和炸药,此时纷纷朝着轮船开火。
火炮发射时喷出的火焰,像一条条愤怒的火蛇,首扑向轮船。
炸药在轮船周围爆炸,掀起巨大的水花,那水花如同白色的幕布,将轮船笼罩其中。
倭国军队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躲在轮船的掩体后面,用机枪不停地扫射。
子弹像雨点般向岸边飞来,打在石头上溅起一串串火星。
但是由于事发突然且陷入了包围圈,他们的抵抗显得十分无力。
在山区的战场上,第一组战士们迅速冲向脱轨的火车。
有个年轻的战士,动作敏捷得像一只野兔,他第一个冲到火车旁,朝着车窗里扔进去一颗手榴弹。
手榴弹爆炸的瞬间,火光冲天,车厢里传来倭国士兵的惨叫。
另一个战士则手持大刀,冲向一群正在逃窜的倭国士兵。
他挥舞着大刀,那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阵风声。
他口中大喊着:“杀!”,那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力量,一个接一个地砍倒敌人。
在河流附近,有个战士不幸被倭国军队的子弹击中。
他的同伴们看到后,眼睛都红了。其中一个战士抱起一捆炸药,不顾危险地冲向轮船。
他的身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却毫不退缩。
“为兄弟报仇!”他大喊着,然后成功地将炸药扔到了轮船的关键部位。
随着一声巨响,轮船开始倾斜,船上的倭国士兵纷纷落水。
经过激烈的战斗,倭国的这支调兵部队被抗倭力量成功歼灭。
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地上满是尸体和武器的残骸。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