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倭力量在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壮大,当地的抗倭根据地也逐渐繁荣起来。
根据地内,原本荒芜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田野里,农民们弯着腰辛勤劳作,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村子里,妇女们坐在自家门口编织着篮子,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一些老人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抗倭力量的英勇事迹。
苏婉组织了一些有经验的商人,在根据地内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贸易市场。
这个贸易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却热闹非凡。
市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卖粮食的,金黄色的小米、白花花的大米堆成了小山;有卖蔬菜的,鲜嫩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手工艺人的摊位上,编织精美的篮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还有那些造型独特的陶器,仿佛在诉说着民间的智慧。
农民们可以将自己种植的粮食、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一些生活用品或者手工制品。
手工业者们则可以展示和销售自己的手工艺品,如编织的篮子、制作的陶器等。
这种经济活动的开展,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也为抗日力量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然而,倭国侵略者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开始策划一次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在倭国军队的指挥营帐里,几个军官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桌子上铺满了地图。
一个满脸横肉的军官恶狠狠地说:“不能让那些支那人如此嚣张,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他军官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凶狠。
他们从周边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兵力,还配备了新型的武器装备。
这些新型武器包括威力更大的火炮和更加先进的机枪,这对抗倭力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苏婉通过情报网络得知了这个消息,她立即与王大山和张明进行商议。
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苏婉皱着眉头说:“这次敌人来势汹汹,我们必须谨慎应对。”
王大山看着地图,拳头紧紧握着,说道:“不管他们有多少人,多少武器,我们都不能退缩。
我认为我们需要分散开来,利用根据地内复杂的地形进行游击作战。”
张明也表情严肃地说:“没错,而且要提前做好伤员的救治准备。我建议组织一个临时的医疗急救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量伤员。”
苏婉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说:“我们还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尽可能准确地掌握倭国军队的行动细节。
同时,我建议通过抗倭宣传小组,发动根据地内的百姓积极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
百姓们可以通过设置路障、传递情报等方式,为抗日力量提供支持。”
当倭国军队开始发动进攻时,他们发现抗日根据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
根据地的山地连绵起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道道天然的屏障。
丛林中藤蔓交错,荆棘密布,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或者划伤。
倭国军队的先进武器在复杂的山地、丛林地形面前,难以发挥出全部的威力。
他们的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在这崎岖的山地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架设点,炮弹常常打到山上的巨石或者密林中,只是炸起一片尘土和断枝残叶。
机枪手也因为视线受阻,无法进行有效的扫射。
抗倭战士们分成多个小队,采用游击战术,不时地从各个方向对倭国军队进行袭击。
战士们像敏捷的山豹一样穿梭在山林之间。
小队长李虎带领着他的小队悄悄地摸到了倭国军队的侧翼。
他眼神专注,紧盯着敌人的动向,手中紧握着一把自制的短枪。
当他看到一队倭国士兵正在艰难地在山路上行军时,他做了个手势,战士们纷纷从拿出手榴弹。
随着他一声令下,手榴弹如雨点般向倭国士兵砸去。
倭国士兵顿时乱作一团,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战士们又一阵射击,几个倭国士兵应声倒地。
然后,战士们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
有时候,战士们会在倭国军队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陷阱,当敌人的先头部队踏入陷阱时,后面的部队就会陷入混乱。
战士们在山路上挖了一个大坑,坑底布满了尖锐的竹签,然后用树枝和树叶巧妙地掩盖起来。
倭国军队的先头部队大摇大摆地走着,丝毫没有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