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二十三章 天子一怒

第二十三章 天子一怒

历史虽然是螺旋上升的,但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新生的事物。

  二圣同朝,在几十年前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词,但如今却已经成为共识。

  可纵然如此,不代表大家要接受。

  作为李唐家的忠臣,自然是要推翻妖后,辅佐天子,在史书里添上荡气回肠的一笔。

  他们看似如同孩子斗气一般的举动里,却隐藏着极强的目的性。

  如果有人较真起来,他们也只会说是那个匹夫无礼;自己么,最多是作为长辈失德,却不至于沦落到谋反等罪名里面。

  皇帝一声令下,宫里的禁军和宦官直接登门抓人,据说是在这小子刚回家的时候就逮住了他,直接一路带回到宫中,准备用刑。

  旁边两名兵卒正送武安往前走,他抬起头,就看到两个站在宫门处正对自己微笑的老东西。

  薛震:()

  李元嘉:()

  武安以前一直觉得,那种将主角打倒至跪地然后对着前者发表长篇大论的反派很愚蠢,但自从某次之后,他就意识到这么做确实很爽。

  他不否认这些站在大唐权力高层的官员们的智商。

  所以仔细一想,如果他们在明面上,把仇恨集火到自己身上,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是在“欺负”一个匹夫,而不是在跟天后较劲。

  事后就算有人较真起来,也抓不到他们的严重过错。

  相反,如果天后因为自己这么一个人微言轻的晚辈和他们一群公卿对着干,不懂事的,反而是前者。

  “武都尉来啦。”

  薛震温和的颔首示意,故意看了看武安身后:“没带其他人来?”

  “这哪能呢?”

  李元嘉接过话头,淡淡道:

  “这儿是宫中,寻常人一辈子也来不了几次,武都尉可别只顾着张望了。要知道,宫里可是有人专门查这个的,老夫提醒提醒你,免得你不想看脚下的路。”

  你俩怎么不去天桥底下说相声呢......武安仿佛没看到他们,迎面有宦官迎上来,喝令他们闭嘴,然后才领所有人入内。

  等人都走了之后,宫门处只剩下守门的禁军兵卒,见大人物们都走了,几个兵卒碰头说点闲话。

  他们先是羡慕了一番百骑司的兄弟们,说他们先前拿了好多赏赐,又感慨一下那位姓武的都尉,虽然为人好,奈何得罪了不少人。

  “要我说,他这次挨打,至少要有半年不能出来了。”

  “确实可惜了,这次没人能救他,不过听那二位的话头,倒像是不想罢休似的。”

  几名兵卒都有些同情,但这时候,忽然有人开口道:“有人来了。”

  一队宫人领着一名身着“孝服”的年轻妇人走过来,为首的宫人验明身份后,禁军询问道:“这位是谁?”

  不等宫人开口,那名年轻妇人就平静道:

  “烦请通报,故太子之妃裴氏,求见陛下。”

  ......

  “你叫什么?”

  唐代的规矩没有那么大,武安有官职在身,不用跪着听话,但他知道,坐在帷幕里面问话的,应该是站在当今天下权力巅峰的男人。

  他一道诏令,就能从天下征调十八万大军,让无数唐人儿郎前赴后继地奔赴沙场。

  皇帝......

  如果武安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成为了太子,他大概不会对面前的人有任何反感。

  但他刚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只有饥饿和战争。

  众所周知,

  当今天子修道,不修仁。

  “臣是故太庙令武士让之孙.......果毅都尉,武安。”

  天子对他的自我介绍似乎没什么兴趣,反而是抓住了一个不起眼的细节。

  “无字?”

  “臣自幼习武,不通文事,更兼自幼没有爷娘长辈管教,所以无字。”

  “那朕帮你取一个,如何?”

  男人的声音自始至终平静,隔着一道帷幕,他自顾自道:“朕替你想了两个字,你可自择。”

  “第一个,是思顺,第二个......叫子镇。”

  武思顺,武子镇?

  武安腹诽一句,觉得难听。

  皇帝的这个话头倒是不难猜,问题在于,这两个“字”已经直接代表了两种路,如果换成天后来问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

  可是自己与天子素昧平生,他为什么要问这种暗示性极强的问题。

  再联想到最近和今日的事情,武安心里忽然有了个极大胆的猜测。

  狄仁杰曾说过,李敬玄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天子宠信,如果说天子想要名正言顺地踢走李敬玄,那他肯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