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活寡门 > 第六章节:归去与来兮(那片盛装灵魂的栖息地)

第六章节:归去与来兮(那片盛装灵魂的栖息地)

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 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 。

这送别场景,刘茜茜一辈子忘 不了!

此去经年 , 不知还有否再相见,刘茜茜再次回首 , 眼睛的余光里 , 惊现僵立在岸上挥手的爹哋妈咪 , 在海风的吹拂里 , 鬓角上的霜花 ,又白了好几层……

刘茜茜一边沿着小路走来, 脑海一边浮现与父母作别的情景。

手中拿着爹哋亲手凭记忆绘给她的线路图 , 脑子里又响起他的叮咛:

“从东岛渡口下船后沿路向北走三里 , 左拐 , 路尽头后右转 , 逢岔路口再右转就到了…… ”

刘茜茜按图索骥 , 终于来到一处空旷的开阔地 , 村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与村之间是一畦一畦肥美低矮的田园 , 溪水细流中 , 农作物生机盎然 。

阡陌纵横 , 村后炊烟袅袅 , 然后是大山屹立, 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峰 , 像少女高高耸立的乳房 , 其间森林茂密,灌木丛生 。

村中建筑物是一座座栉比栉比的茅草房 , 井然排列 , 结构与样式主要有四绞包廉屋 , 即四合院式的住宅。

三间屋 , 即由 三幢组成的并排建筑 , 两侧用围墙封闭 , 中间有两个院子 , 又称二进式建筑 。

三间屋是东岛最普遍的民居 , 泥草结构 , 每栋 三 间 。 墙体用海泥砖或红泥直接夯成 。

由于近海, 龙虎村的村民许多都采用珊瑚石砌成房子 , 这种做法让小 小的村庄极具海边住房的特色 , 珊瑚石来源易得 , 它们遍布滩涂 , 应有尽有, 不用花钱来买 , 而且十分坚固耐用 , 居屋形圆底尖顶 , 可防飓风 乃至龙卷风的袭击 。 百姓屋顶用竹木做架 , 屋面用茅草覆盖 , 这种茅草屋冬暖夏凉 , 非常宜居 。

中间的那间称为 “庭间 ” , 也称厅堂 。 是家庭成员共用的 ,两侧的房子叫 “ 内房 ” , 出 入要经过庭间 。

好一处宜居胜地 , 好一处世外桃源!

刘茜茜从来未曾见过如此造型奇特的住屋,不禁一阵尖叫与狂喜!

龙虎村!名副其实的龙虎村,刘茜茜好一阵飞奔好一阵欢呼 , 欢迎我吗?

我刘茜茜来啦 !我刘茜茜来啦!

龙虎村藏龙卧虎, 前面的大海, 一望无垠 ,宛如村前的一面镜子,刘茜茜突发异想 ,终有一天成为这里的主人 , 如果能天天对着这面大镜子梳妆打扮 , 或者托腮发呆遐想 , 任时光飞渡 ,让青春永驻 , 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呀!

只见波浪时而平静深沉如闺怨 , 时而向天喧哗 , 似欢快戏耍的小孩! 大海变幻莫测的个性 , 似有蛟龙潜藏水底 , 水 , 关系深 , 深可藏龙,有龙则灵!

其实 , 自古以来, 人们对龙的崇拜是与封建皇权的崇拜是一致的 , 自从宋王朝在硇岛建

立帝基 , 升硇岛为翔龙县以后 , 两岛人民对龙的崇拜就更加执着与虔诚了!

东硇文化属于龙文化 , 龙是海岛之体形与魂魄! 带龙字命名的村庄,龙虎村就赋予了龙的特性与神话的色彩!

而村后连绵不断的山峰 , 像是一处天然的屏障,大山上常年茂密的树林, 如木麻黄,大叶榕绿荫婆娑 , 山坡上绿草葱茏 , 各种飞禽走兽 , 野生动植物应有尽有, 如毛鸡 , 野兔 ,野猪……

是村民闲时上山砍柴烧饭,顺道打猎采菇,改善食谱的好去处!

村民们一致相信,这深山老林里面一定有虎!

虎是本村的图腾,几百年来,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个口口相传下来的,至于有没有虎出没,没有人知道。

而这虎,村民想得最多的应该也是神虎,是神虎见首不见尾的虎,是心中神化了的一种图腾!没有人提及见过,但他们对猛虎的崇拜已深深地烙印在沸腾的血液中!

清嘉庆《雷州府志》,雷州半岛系“古为百越所居”。生活在雷州半岛的俚,僚,僮等各个部落,他们以刀耕火种,渔猎为生,并各有自已所崇拜的图腾。

龙虎村建村年代古远,听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中原地区遍布众多小国,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越人。

战国时期东硇两地属于楚国。他们部落众多,各不统属,故有百越之称。

在百越之中各部落主要有:东越,南越,闽越,西欧等,其中西欧活动就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