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仁不知哪里来的底气,立马说:“好,打一碗米饭过来,就用这碟黑酱油送饭好了!”
“啊!你这是……”
店小二听后差点晕过去,脸色一灰,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悻悻地走开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个月时间稍纵即逝,对老仁来说过得太快了,对那男的却是如此漫长,度日如年!
当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男的再不好意思连累这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
决心尽早离去,那时任由吴仁夫妇一家如何百般挽留,但他夫妻俩去意已坚。
动身启程的时候,男的不以为报,拉低太太一齐双膝跪下,千恩万谢!
刘伟无比感激地说:“我刘某就算穷尽这辈子也无法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日后有飞黄腾达之时,定当涌泉回报您们,好人,一生平安!”
刘伟夫妇双手摊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眼泪模糊了视线!
老仁急忙把他扶起来,说:“身体还未复原,就不拘小节了,扶危救难是中华传统的美德!‘’
若你碰到我有难,也会这样做的。照顾不周,惭愧了!”
男的站起来后,指着妻子的大肚对老仁许诺说:“恩人,若我们两人的女人生的是同性就做兄弟姐妹,若生的是异性,就让他们做夫妻吧!”
老仁唯唯诺诺:“嗯嗯,好!好!”这才从男人的谈话中知道男的姓刘!
他们的女人互相拥抱在一起,早已成了泪人!短暂的相聚,无尽的别离,此去经年,这一别也许就再也无法重逢了!
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道路弯了一弯又一弯,直至把刘伟夫妻俩送到激沙港津渡口。
临上渡船时,男的塞给老仁一张纸条……
让挥手在空中凝固,让望眼在背影上模糊。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船把浪花抛得老远老远,犁开的水路是有待缝合的伤口,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回家的路上,老仁像丢了魂似的,内心空落落的,一步三回头……
时光飞逝,转眼十八年过去了,老仁已把海滩救人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如今面对这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似曾相识,又无法说出所以然来。
看完信才让他恍然大悟!这女孩长得太像她娘了!
刘莤莤对他并不陌面,似乎一见如故,很谈得来,开口便问,您就是吴仁叔叔?
老仁像鸡啄米一样不断点头,女孩连珠炮式的询问让老实巴结的他应接无暇。
老仁忙伸手接过茜茜的箱子,一边用左手指路,来,来,不远处那间是我家,我们一起回家再聊!
他然后不忘回过头来,幽幽地对大家说:“过三天后大摆几桌,大家记得过来喝酒……”
大家村民一头雾水,老仁哪有这么大方?
‘’破天荒头一回呢?鬼才相信啰!‘’不至于为这女孩接风洗尘而摆酒吧!
但还是引起好一阵骚动,好一阵狂呼,好咧,有好酒喝咧!
然后自嘲自地说:‘’我们才没那么傻!‘’又像一阵风散开去了。
传统的婚姻里,男女不能自主,皆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嫁有着固定的习俗程序。
按照龙虎村结婚的习俗:说媒,合命,装丈门,装礼,哭嫁,出嫁,打扇头,拜祖宗,闹洞房,送油,归宁与住外家等。
但老仁不吃这一套,拿他的话说:“看日不如撞日好!”
亲家路远,一切从简。
也许是亲家远在重洋的缘故,也许只有也许…… 三天后老仁真的摆酒三十桌。
把家中唯一值钱的一头肥羊给屠了,拜过妈祖神恩,满屋张灯结彩。
大门张贴一副落地大对联,上联:天荒地老喜结良缘,下联:山高水远白头皆老。横批:心心相印!
老仁一生省吃俭用,未曾见到他显摆过,这次竟然来真的!
三姑六婆昨天就全过来帮忙张罗了,两位出嫁的女儿与亲家也收到口信早早从外村赶回来了。
还有村中的亲人们也过来帮忙,一清早便把丰盛的菜料备得盆满钵满,天上飞的,地上走的种的,海里游的,应有尽有。
大家卷起衣袖各就其位,洗菜的,炒菜的,装盘的,端菜的,有条有序地展开。
待快到中午时间便摆得满满三十桌,香喷喷的,让人远远闻了就垂涎三尺,饿从中来。
老仁起个大早,赶在村民出去务农前,把昨天来不及告知的,高兴得忘了去告诉的,整个村庄走透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