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三十四年,辛卯年秋。
“阳儿,快逃!”。
重安县妖魔肆虐,尸横遍野,穹顶一杆魂幡迎风猎猎,黑气洒落,犹如薄雾将重安县所笼罩。
陈阳呼吸急促,拼命朝着重安县外逃去。
他回头看一眼,见陈府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之下除了哀嚎声,还有数道身影翻找着什么。
“圣物在那人手上!!”。
“快追,莫要让他跑了!”。
忽而,陈府传出一阵怪吼声,数个妖兽冲出,魂幡之上,两位黑袍男子无声回首,双眸倒映出陈阳狼狈逃窜的身影。
一炷香后,陈阳脚下止住,往前数丈是个破旧的山神庙,庙前的狐妖肩高足有一丈,此刻正冷冷的看着他。
“砰砰砰~~”几声,又有几头妖物从天而降,将山神庙砸了个稀碎。
虚空颤动,两个黑袍人出现的刹那,空气冷若寒冬,让陈阳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杀了他,将圣物夺来!”。
呼呼呼~~!
话音刚落,狂风大起,数个妖兽双目猩红,嘶吼着扑向陈阳,血盆大嘴咧开,其内冷锋闪烁,似乎只需一瞬,便可将陈阳撕碎。
恍惚间,一个八卦炉吊坠掀开一角,飘出一簇火苗!
“呼~”的一声,火苗闪过,妖魔灰飞烟灭。
九缕白气入八卦炉。
……
“陈司正,卯时到了”。
一身穿吏服,腰间配刀的年轻武吏小声说着。
陈阳微微一颤,从睡梦中睁开眼,眼神尚有些恍惚,低头看一眼,见趴着睡觉的桌子上,摆满了杂乱的卷宗。
两袖染满了墨,地上还有根浸透了墨的毛笔。
陈阳无声点了点头,将写了一半的卷宗收起来,倚靠在椅子上,双目微微闭起,回顾一番方才梦见的事。
那并非是梦。
他自另一世界而来,自幼家境富裕,跟着县城的老秀才读书,十三岁中童生。
十六岁那年,他与一位同乡考上了秀才,酒席办了一半,空中突兀出现一杆魂幡,下一刻黑雾坠落,一起的还有妖魔道人与妖!!
“今日点卯交给右副司”。
年轻武吏拱手应一声离开。
……
此地名为大夏,他待的地方是罚恶司。
大夏镇妖司,乃京畿三大仙司之首,降妖除魔,平定灾乱,罚恶司便归属镇妖司,那些被生擒的妖魔道人皆会被送入此地。
以刑术刑问妖魔,可助除魔,亦可镇魔!
他十七岁入罚恶司,时间一晃,已在罚恶司待了将近十二年。
单看相貌,陈阳满头白发干枯如草,脸上毫无血色,眼眶漆黑,瞳孔溃散泛白,任谁看了,都不觉此人方才二十九岁。
“路是否走错了……”。
陈阳神情复杂,握住脖子上坠的八卦炉。
这八卦炉来历他不清楚,只知他出生时下着鹅毛大雪,一个穿着破烂布衣的老道人,在数个家丁的阻拦下,硬闯进了陈府。
手里拿着这八卦炉吊坠,疯疯癫癫的大喊。
“等到了!道爷我终于等到了!快把项链给这孩子戴上,莫耽误了时辰,这可是天大的造化!!”。
后来如何,陈府几十人谁也记不清,也不知为何要听老道人的话,让他一直戴着这八卦炉。
下大雪,疯癫的老道士,这八卦炉怎么想都不正常。
他可不是傻子,知晓重安县的祸事,大概率因这八卦炉而起。
陈府三十八人,估计只有他自已活了下来,十二年前,他本想将这八卦炉丢了,转念间,想起了那老道人后半句话。
“圣人亲授,太上传道,降妖除魔,代天执道,方寸之中是人间……”。
“这八卦炉,倒像是那位的炉子”。
陈阳深吸一口气,将吊坠收起来,起身离开书房。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一头扎到罚恶司,一待就是十二年。
……
京畿这地方,寸土寸金,罚恶司可不会修在地上。
修罚恶司时,镇妖司请了数位墨家的高人,又有大儒留字帖,虽修在地下却有日夜更替之像。
“李七,赵明领张许,张林二人,刑问乙字科,十二房”。
“王凛安,许柯,领齐明,林子虚二人,刑问丙字科,七房”。
罚恶司右副司,名为张举武,年岁约莫三十五,冷着一张脸,捧着名册分配着任务。
张举武身材高大,容貌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