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十章 海上盟约

第三十章 海上盟约

宋政和七年,赵佶采取了马植的建议,派马植以相马为名,到登州观察辽东的地形。

宋重和元年二月,赵佶正式派任马植出使金国。马植假装成一个买马的人,慢慢地和金国取得了联系。

马植的举动,很快就被吴乞买了如指掌。在重金收买之下,吴乞买不久便视马植为心腹,与他时常有生意来往。马植见时机成熟,便对吴乞买说明了真实的来意。吴乞买很快应充了他的要求,并安排了他觐见了阿骨打。

阿骨打听完了马植的建议,也觉得有利可图,于是派出马陵思谋出使宋国,觐见了赵佶。不久,两国互派使臣互相往来,商量如何结盟。

宋重和二年,两国共同商讨结盟的协议,准备回收“燕云”。这种盲目的联兵举动,遭到了一些有见解的大臣反对。

群臣如此分析:

“宋朝如果不依靠自已的力量去收复失地,那么就是战胜了辽国,也不会是什么好事。而且金兵若掉头过来攻打宋国,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但是宋朝有蔡京把持朝政,诸奸臣又横行无忌,宋徽宗根本听不进一点点儿的批评。他仍然死心塌地要勾结金国,想借助金国的力量,替他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宣和二年(公元一一零二年)二月,赵佶又派马植出使金国,签订盟约,相约夹攻辽国,胜利后燕京等地归宋。

协议规定:

“金兵负责攻取辽国中京大定府,宋朝攻取燕京析津府,灭掉了辽国之后,宋朝把原来进贡给辽国的岁币转交给金国。”

宋金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从山东半岛渡海以达辽东,故而这次定盟为“海上盟约”。就这样,宋朝以进贡“岁币”的屈辱条件来换取金国出兵,赵佶竟不引以为耻,仍然在做他回收“燕云”的美梦。

赵佶一心想依靠金国去攻打辽国,从中获利,所以一点儿作战的准备都没有,更别说是出兵了。他依然生活穷奢极侈,和“六贼”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

如雪的梨花刚刚缀满了枝头,海棠花瓣己半含清晨的雨露。春意盎然,绿水漫涨,朦胧缥缈,似烟非雾。翠叶掩映,看不见黃鹂,柳絮轻曳,隐约见飞燕。春水拍打着提岸,芳草与绿树对衬,明媚的春天,无限温和舒畅。

一位身穿绿色绸缎的少年书生,约摸十三四岁,脸如冠玉,贵气逼人。正是赵佶的第九位皇子康王赵构。他乘着一匹毫无瑕疵的白马,在官道上勿勿而过。这宝马犹如龙腾,全身雪白,在山林间弹起了一团团薄烟。他微服下江南,一是督促“花石纲”,二是为了访艳。

赵构进城后来到了一间茶庄,下了白马,将马牵到了一株柳树下,拴住缰绳后,径直走了入去。他虽脸上尚带有点儿稚气,但身手敏捷,是个习武之人。

店小二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地道:“客官要点什么?”

赵构道:“来一壶龙井,再加几碟点心。”店小子退下后,赵构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正在此时,又有一位年轻的汉子进入了茶庄,他约摸二十来岁,相貌不俗,正是赵构的近身侍卫李马。

李马满脸焦急地走了过去,行了一礼道:“属下参见九少爷。”

赵构摆手道:“不必多礼!李马,你现在才赶到,倘若本少爷在途中有何闪失,你如何能担当得起?”

李马道:“属下知罪,玉麒麟曰走千里,夜走八百,属下等人己经加快了脚力,却仍然落在后方,实在惭愧。”

赵构道:“那就怪不得你了。”

对面桌上坐着两个青年男子,各穿着黄蓝两色的长衫,目露精光,正在低头饮茶。他们是碧梨林“山艮剑”沈百川的弟子,穿黃衣的叫林天锡,穿蓝衣的叫邱明溪。

林天锡的目光不时地瞟向窗外的那匹罕世宝马,露出了贪婪之色。李马正低头与赵构对话,并未加以留意。

邱明溪惊诧地道:“师兄,你在看什么?”

林天锡猛然回神道:“窗外柳绿桃红,煞是好看。”

邱明溪心不在焉地道:“是吗?”

林天锡道:“师弟,快到杭州了,你有何打算?”

邱明溪道:“我此次回来,主要是为父母上坟,然后去夭桃轩探望舍妹。”

李马恭敬地道:“九少爷,朱勔己在驿馆相侯多时了。”

赵构微微一怔道:“他不是在杭州吗?”

李马道:“他得知九少爷奉命到江南视察‘花石纲’,特地从杭州赶到乐清,恭侯大驾。”

赵构闻言,放下了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