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钱塘观潮

第一百二十九章 钱塘观潮

次日清晨,赵云桦一行收拾好行藏,来到了桃叶渡口,决定改走水路上洛阳,然后再乘轻骑赶回开封。

秦淮河边烟柳迷蒙,残红飘飞,一片凄凉之境。

苏香藿惊异地道:“这儿为何叫作桃叶渡?叫桃花渡岂不是更好听?”

谢砚笑道:“亏你是江南人,竟然不知当中典故。”

苏香藿道:“不知有何典故?”

谢砚笑道:“桃叶是人名,是晋代王献之的爱妾。当年王献之与爱妾桃叶在这渡口依依惜别,桃叶将头上的珠钗一分为二,一支留给了自己,另一支送给了王献之,故而被后世人称为桃叶渡。”

苏香藿恍然大悟,难怪此处如此凄凉,原来是情人分别的地方。她斜眼偷窥了赵云桦一眼,见他剑眉紧锁,神色怆然,似乎也是触景伤情。

只见有一只大船从远处驶来,苏香藿为了能让赵云桦舒怀,开心地大叫道:“公子,有船来了。”

赵云桦猛然回过了神来,极目望去,果然有一条客船正在秦淮河慢慢驶来,有客船来到,桃叶渡口突然间变得热闹了起来,站在岸边等船的人们纷纷挤到了渡口,顿时水泄不通。盖鸣渊好不容易才挤出一条通道,与赵云桦等人先后进入了船舱。

谢砚坐了下来,看着争先恐后的乘客,低声说道:“大师伯,为什么不坐官船?客船多拥挤呀!”

盖鸣渊道:“所有的官船都用来运载花石了,许多商船、客船也被朝廷征用,渡口中几天才有客船经过,所以非常拥挤,以目前的情形来讲,我们能乘坐客船已经是万幸的了。”

苏香藿一听到“花石纲”,就想到朱冲、朱勔父子,美丽的双眼霎时流露出一股怨毒的恨意。

赵云桦也陷入了一阵深思之中,他清楚明白地知道,每次运送花石之时,朱勔就下令毁屋拆墙搬迁,中产之家,多遭破产,甚至有人被迫卖子女以供其需要。舟运大部分都是截留各地的运粮船,官舟不足,旁罗商船。人们对朱冲、朱勔父子又恨又怕,称之为“东南小朝廷”。他们打着“花石纲”的旗号,欺男霸女,为祸江南,将黎民百姓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不杀“六贼”,实难平民愤。

客船顺水而下,次日清晨,己到达秀州。船家将大船泊在了钱塘江岸,乘客们大喜,纷纷携带着行李,下了客船。

赵云桦等人也随之下了船,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四人的肚子里空空的,在附近的一家简陋的酒楼坐了下来,叫来了酒菜。秀州海宁虽不及杭州豪华,但仍然能吃到江南美食“宋嫂鱼”。

谢砚吃得舌头都快吞下去了,连连叫道:“好吃极了,为何叫宋嫂鱼?不叫李嫂鱼或者张嫂鱼?”

苏香藿白了他一眼,又论到他提出怪问了,莫非是被某人传染了?其实苏香藿也非常好奇,只觉这道菜的菜名起得非常奇怪,她也是满腹疑问,只是有人己抢着提问了。

赵云桦不禁轻轻笑了一下,两道紧皱的剑眉豁然开朗,星目生彩,神采奕奕。他笑而对他们细说,“宋嫂鱼”即是糖醋鱼,制作“宋嫂鱼”时,鱼要活杀冼净清蒸,才是最为上品,蒸熟了之后才浇上佐料送席,所以现在桌上的鱼肉还是热气腾腾的,入口即化,又鲜又嫩。相传这道菜来自西湖一名姓宋的妇人之手,故而起名为“宋嫂鱼”。

谢砚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道:“明白,倘若再来一坛女儿红,就更好了。”

海宁是临海小镇,这是一间简陋的酒楼,又岂会有绍兴名酒女儿红?赵云桦知他爱酒如命,微笑地为他叫来了一坛玫瑰露。四人坐在临窗的席上,正好看到了钱塘江的美景。

邻座上坐着四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显然是本地人氏,正滔滔不绝不绝地说着钱塘江即将要涨潮的闲话。

赵云桦犹如被人重击了一下,猛然记了起来,海宁八月十五至八月十八是观潮的最佳时侯,他虽来过秀州两次,但都赶不上观潮的季节。明天就是中秋,的确是观潮的大好日子。

圆月如镜,照射着大地,赵云桦一行四人,登上了观潮亭,与民同乐,一起共度中秋。阵阵急流之声渐响,轰轰不绝,耳中听到的尽是浪涛之声,放眼望去,海面上却是一片平静,月光皎皎,散在波涛之上,映出点点银光。赵云桦望着海水怔怔出神,不由想起了远在朔外的李紫瑕,倘若此刻能与她共度佳节,那便再无大憾了。

这时,潮声越来越响,观潮百姓的声音很快就被急喘的潮声掩没了,中秋之夜,果然迎来了大潮。潮水迅速向钱塘江涌了上来,远远看去,犹如一条白线,在月光之下慢慢地向前堆来。白线越来越近,飞流奔驰,声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