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收燕云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收燕云

六月,天祚帝在夹山得知耶律淳乘机称帝,贬他为湘阴王的消息后,立即兴兵讨伐耶律淳。耶律淳相思成病,己经病入了膏肓,又连番遭战火的困挠,又惊又怕,药石无效,不久便重病不治,在四面楚歌的重重压力之下,一命呜呼。

北辽宰相李处温见前景不妙,私下里与儿子李享商议,打算向南私通大宋的童贯,割地以北。向北私通大金,做金国的内应,为自己的今后做好准备。父子不谋而合,李享当即与童贯通信,取得了童贯的信任。李处温向完颜娄室修书,奴颜婢膝地乞求大金收留,意与他里应外合,出卖普贤女。完颜娄室当即同意,继续留他在北辽做内应。

事情败露之后,普贤女布下了天罗地网,欲将李处温父子捕获,李处温逃到居庸关,被耶律大石捉住,李享逃到雁门关,被萧干所擒。普贤女勃然大怒,下旨斩杀了李处温父子,以正朝纲。

耶律淳病死之后,普贤女临危受命,以德妃之名摄政,在朝堂宣读了耶律淳的遗诏。诏书中说明,改立天祚帝的第五子秦王耶律定为新君。由于耶律定远在夹山,也只能遥立。普贤女则自立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改建福元年为德兴元年。

耶律大石大力支持普贤女,因此很快就进入了北辽的政治核心。面对金国的军事压力,耶律大石详细地向普贤女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北辽所管辖的领地十分狭小,只有燕、云、平、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因而主张停战议和,向金国称臣,同宋国友好。普贤女也认为此法可行,当即命人修书前往宋、金两国求和。

然而宋国、金国都不接受耶律大石的建议,尤其是宋国,徽宗认为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对北辽重兵庒境,战争迫在眉睫。

议和失败后,普贤女只得派出北涿守将郭药师出兵作战,在雁门关与大宋主将刘廷庆决战,双方都有赢有输,两国的将士伤亡惨重。

郭药师领着一万人马,直奔雁门关。来到了九曲山下,忽闻炮响,郭药师纵马进山,看见刘延庆,二将二话不话,举枪而刺。才战了几个回合,刘延庆乍败,掉头逃走。郭药师带兵穷追不舍,追过九曲山约有二十余里,忽听后面炮响连天。两旁的伏兵从山林中窜了下来,从郭药师的背后杀了过来,刘延庆听闻炮响,忙领大队人马回身杀了过来。郭药师被宋军前后夹攻,腹背复敌,辽军顿时乱作了一团。刘延庆将郭药师枪挑下马,辽军阵脚大乱,各自四散而逃。宋军将郭药师擒拿,返回了营中。

郭药师兵败之后,被带到了刘延庆的帐前,他本是个反复小人,权衡利害,带着数千降兵投靠了宋国。

自从郭药师投降宋国后,北辽的门户顿时大开,岌岌可危。在危急关头,普贤女下诏奚王萧干和耶律大石亲率二万辽军,在卢沟河与宋军对峙。

当宋徽宗得知耶律淳突然病死,北辽无主的消息后,大喜忘形,又让童贯、蔡攸两人再次出兵。

童贯派遣刘延庆、郭药师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雄州出发,直杀向幽州。一路之上,宋军军纪不严,又仗得兵多将广,很看不起已经低头示好的北辽。

没想到刘延庆的大军刚刚到达了良乡县境内,却遇到了北辽主将萧干的部队突袭,过于轻敌的刘延庆大军被辽军打得抱头穿鼠,大败而逃。刘延庆连忙收兵,不敢再贸然开战了。

郭药师原是北辽的降将,对幽州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他向刘延庆建议偷袭幽州城,刘延庆也认为是好计,于是命他带兵前往。

郭药师道:“孤军深入,犯兵家大忌呀!”

刘延庆道:“你先带兵袭击,本帅随后出兵增缓。”

郭药师见他答应出兵救援,心中非常高兴。他为了立功,黄昏时分,带着五千兵马,渡过了卢沟河,袭击幽州城。辽军并没有被郭药师吓走,而是坚守着城里的宫墙。不久,萧干的大军杀到,与郭药师在城里展开了巷战。

刘延庆在郭药师出兵之时,答应发兵相助,但是郭药师左等右等,却没有等到刘延庆的援兵,方知刘延庆对他食言,气得咬紧了牙关。刘延庆竟敢欺他是降将,并不派兵前来,企图要他命丧幽州,孰可忍,孰不可忍呀!

宋军大乱,被困在城里,己经损失了大半。郭药师见情况紧急,不敢恋战,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杀出了一条血路,拼命逃回了宋营。回到营中,郭药师自知处境艰难,不敢斥责刘延庆,只得将苦水往肚子里吞。刘延庆再次战败,更加不再轻易出兵了。

几天之后,在良乡附近,宋军正押送着粮草,前往雄州城。北辽的探子得知,连忙飞报给萧干。萧干大喜,带领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