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得宰相?”
在奸人的唆使之下,百姓们已经失去了理智,纷纷向李邦彦投掷瓦砾,李邦彦躲闪不及,额角被瓦砾掷中,汩汩鲜血流了出来,李邦彦忍住了剧痛,用右手紧按着前额。在混乱之中有人试图靠近了李邦彦,拽他的头发、拧他的耳朵、朝他吐吐沫。李邦彦当即吓得魂飞天外,四处乱窜,他边走边逃,好不容易在路边找到一匹马,骑着快马逃回朝堂,才算躲过这一劫。
开封府尹王时雍得知京城中有人聚众闹事,引起了军民暴乱,还打伤朝廷命官,闻讯带兵前来制止,闹事的头目躲在了一旁,不敢再公开露面,王时雍只得将苗头指向陈东、欧阳澈等人,斥责他们带领太学生们要挟天子,并想想用武力驱散前来闹事的军民。
陈东等人直言反驳道:“以忠义挟持天子,总胜过你们以奸佞挟持天子!”驳得王时雍一时间哑口无言,再也不敢适次。
军民们见朝廷不仅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反而派兵镇压他们,顿时群情震怒,不知谁一声呐喊,紧接着愤怒的人群涌向前去,砸毁了登闻鼓,堆翻了宣德门外御街两旁的栏杆,还打了十多名宦官。
王时雍见场面已经失控,再要强行镇庒只会激起民变,于是急忙进宫奏请赵桓答应百姓的要求,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赵桓见群众的声势如此浩大,害怕事情越闹越大,情急之下也别无选择,立即下旨召见李纲和种师道,要恢复他们的职务。
由于有奸人混杂,图谋不轨,宫外的场面真的已经失控了。朱拱之手捧着圣旨,刚刚要出宫宣旨,身后紧随着二十多名太监,岂料才走出宫门,恰巧碰上己经杀红了眼的百姓,失去了理智的百姓根本不容朱拱之辩说,蜂拥而上,刹那间就将朱拱之扯得尸骨无存。其他的二十多名太监也被撕扯下了衣服,被军民们拳打脚踢,不一会儿全部都被打死了。
有人从朱拱之的怀中掏出了恢复李纲官职的圣旨,高声叫道:“内官隐匿诏书,意图不轨。”
陈东看到了地上的圣旨,连忙阻止了众人,派两名太学生将圣旨送到了李纲的手中。
太监被杀的消息传到了宫中,赵桓又急又怕,完全乱了方寸。他怕杀人者狗急跳墙,慌乱中竟下了“杀宦官者免罪”的口谕。谁料赵桓的口谕落在了别有用心的乱民口中,竟成了“杀宦官者无罪”。
“免罪”和“无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南辕北辙:免罪是针对己经杀人者,意思是赦免他们已有的罪责;可无罪却适用与己杀人和未杀人者,意思是说可以杀人,并不犯法。有意混淆两者区别的人意在制造混乱,混水摸鱼。但早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百姓哪辨别得出这其中的区别,听说皇上都下旨杀宦官了,于是他们不再仅仅攻击在路上遇到的宦官,还冲到宦官的家中杀人,而浑水摸鱼者则趁此大肆掠夺财物。正义的愤怒由此演变成了一场残暴的洗劫杀人。一场浩劫下来,死者多达两百多人。直到李纲复职后才将这三十多名浑水摸鱼者斩首示众,此事才算平息下来。
李纲接到了圣旨,急忙从家中赶来与群众见面,群众见他官复原职,顿时欢声雷动,停留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四散而回。这次太学生风潮,有力地打击了卖国投降的奸臣,提高了开封城军民抗金的士气。
金军又再复攻开封城,赵桓大恐,遣使道:“初不知其事,且将加罪其人。”
赵云桦、李纲、种师道却毫无顾忌,并没有像李邦彦等臣一样被吓破了胆,他们重新整顿了军队,下令重赏勇敢杀敌之人。因此,士兵们个个猛如老虎,接二连三地击退了金军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