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玉兰簪。
邢秉懿接过了发簪,仔细一看,这分明是她自幼所佩戴的饰物,靖康之难时,很多贵妇都被迫献出自己心爱之物,用来低挡金银缴交给金国。岂料奸诈的金人出尔反尔,许不亡国却又亡国,此刻玉兰簪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她不禁热泪盈眶。
所有的人都去参加寿筵,设也马的大帐中此刻正空无一人,赵富金悄悄潜入了设也马的寝室,翻箱倒柜,正在寻找珍贵的药材。他们在开封所掳掠而来的珍贵药材无数,每个王公大臣家中都堆积如山,只是不知设也马究竟将药材藏于何处,她找了很久,仍然未能找到,不由心中十分懊恼。
一道闪电掠了过来,将昏暗的寝室照得更加阴森恐怖,震耳欲聋的雷声又阵阵响起,把心虚的赵富金吓得浑身发抖。她担心设也马会提前回来,当下加快了手脚,继续在室内仔细搜寻。
赵富金在绝望之中来到了设也马的床前,却惊奇地发现他的榻上装有很多暗格,她除下了头上的银簪,试着打开当中的一个,只见里面装着无数金银古玩,当中有一只镶嵌着宝石的凤冠,正是郑太后所佩戴的头饰。看到了母后的凤冠,她不由凄然泪下,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后,现在已沦为了阶下之囚,这个价值不非的凤冠,已经不再属于郑太后,而是属于设也马了,但见到了故物,她难于抑郁心中的激动,偷偷地将凤冠取了出来,用一块绸布包住,准备偷偷送回郑太后的手中,以慰她的思乡之苦。
赵富金又碌续打开了几个暗格,终于在一个暗格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参,她欣喜若狂,从中取出了十来支,然后打着纸伞,冒着滂沱大雨,亲自送到了郑太后所居住的羊牢。
由于天气转冷,郑太后又高烧不退,正躺在床上嗷嗷呻吟,显然痛苦至极,她病得迷迷糊,连赵富金到来也没有反应。赵富金不禁大为心痛,连忙将当中的一支人参和药而熬,小心翼翼地喂入了郑太后的嘴里。
百年老参果然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片刻之后,郑太后已经渐渐恢复了神智,一眼认出了女儿,悲从中起,与她抱头痛哭了起来。
赵富金不敢再逗留,连忙从怀中取出了凤冠,说道:“母后,这是你的凤冠,儿臣帮你取回来了。”
郑太后揉了揉双眼,只见眼前这个金光闪闪,璀璨夺目的丹凤展翅凤冠,果然是她平日所戴的饰物,看到了故物,她不禁回想起从前。那是大观四年十月,她入主中宫,成为徽宗第二任皇后时所佩戴的凤冠。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她如今已沦为了阶下之囚,北望故国,肝肠寸裂。
赵富金低声说道:“母后,今时不同往日,切不可将凤冠任意取出,以免招来了杀身之祸。”
郑太后含泪道:“本宫一定妥协收藏。”
赵富金又从怀中取出了十来支人参,塞入郑太后的手中,说道:“儿臣不在之时,母后便将人参和药而熬,便能治好你的喘病。”
郑太后担忧地道:“富金,你在设也马那儿偷来了这么多东西,不会引火自焚吧?”
赵富金道:“百行以孝为先,你就不用为儿臣担忧,只取少量东西,设也马也不知道。”
此时,羊牢外的雨声已经渐渐减小,隐隐有脚步声正朝此地而来,赵富金不敢再逗留,与郑太后勿勿作别,打得油纸伞离开了羊牢。
一条绿影打着油纸伞,冒着濛濛细雨,从这儿经过,不是别人,正是朱凤英,她见赵富金慌慌张张而回,不由心中起疑,随即跨入了羊牢之中。
郑太后见有人前来,慌乱中将凤冠塞进了破枕头之中,却失手将一把人参撒落在了地上。她定睛一看,见是朱凤英,不由脸色大变,双目迸出了仇恨的火花。若不是朱凤英通风报信,她们极有可能已经回归故国了,死了那么多的宗室,所有的宗室女子都非常痛恨朱凤英,朱凤英得不到完颜宗贤的怜惜,又众叛亲离,处境也极其凄惨。
郑太后冷冷地道:“你来干什么?”
朱凤英道:“惊闻母后病重,特意前来探望。”
郑太后冷笑道:“有心了,本宫只怕承受不起。”
朱凤英忽然发现地上的人参,如获至宝,连忙冲了上前,捡拾了起来。郑太后大惊失色,挣扎下了土炕,只能拾回了两支。
郑太后狂怒地喝道:“把人参还给本宫。”
朱凤英威胁她道:“倘若给设也马知道,只恐富金的性命难保,人参给我,我便替你们掩盖下去。”道完,她不顾郑太后百病缠身,连她手中的两支人参也抢了过来。
郑太后顿时怒不可泄,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与朱凤英扭打成一团,但年老多病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