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玩宋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千秋冤案

第三百五十一章 千秋冤案

会成为谋反的证据呢?

岳飞知道他们都是秦桧一党,再申辩也无用处,心中一寒,长叹了一声道:“既然已经落入了秦桧的手中,我为国的一片忠心,就都付之东流了!”说完,他闭上了双目,任由拷打,再也不说话。

何铸对岳飞有着极深的成见,也曾上书弹劾过岳飞,所以主审岳飞时尽管岳飞拒不认罪,何铸也绝不手下留情。在严刑拷打之时,他们发现岳飞的脊背上刺有深入皮肤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见之,不禁为之一震。

何铸连忙放下了对岳飞的成见,在审讯过程中,他发现此案确实是疑窦重重:王俊首供岳飞曾有书信给张宪,却没有证据;说是由岳云转交的,可岳云也拒不承认。在供状中,张宪是认罪;可在对证时,张宪又一直不服。而在王俊的首告状中,王俊也承认并未见到张宪与岳飞之间有任何人员往来。凡此种种,终使何铸认为此案缺乏定案的依据,应该是一件冤案。

没想道何铸将审案结论禀明奏桧之时,秦桧的脸色竟然沉了下来,说道:“此上意也。”

秦桧的一句话漏露了天机,何铸顿时明白了过来,岳飞是否谋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构已经认定了岳飞谋反了,赵构不过是想找个借口,将岳飞定罪,杀一儆百。秦桧也早有预谋,对何铸说作为臣下,就应该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

何铸见是冤案,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愿拂逆圣意,说道:“铸岂肯仅为区区岳飞鸣冤?只是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非社稷之长计!”

何铸知道岳飞无罪之后,却无法阻止已经动了生机的赵构和秦桧,他不忍心斩杀忠臣,左右为难,只得与周三畏同时辞官,连夜带着家眷离开了临安。

秦桧没想到何铸竟然连赵构的旨意也敢不从,气得他瞪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在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罢免了何铸,改由万俟禼主审。

万俟禼与秦桧同一个鼻孔出气,当下制造了许多伪证,威逼三人认罪。三人据理力争,不肯认罪,万俟禼又将他们关在风波亭的监狱里。

在风波亭中,万俟禼连审了两个多月,却没有审出任何结果,根本无法定下岳飞、岳云、张宪三人的死罪。

岳飞蒙冤入狱人人皆知,大理寺的狱卒见他尽忠报国,宁死不屈,也都敬他是条汉子,对他十分恭敬照顾,这给身处绝境的岳飞带来了一丝安慰。

正当秦桧千思万绪,为岳飞一案心神不宁,仰天长叹之时,夫人王丽薇给他出了一个坏主意。

王丽薇道:“老头子,你怎么越来越傻了,俗话说捉虎容易放虎难呀!”

秦桧当即明白王丽薇的心意,他找来了一个狱卒,对那狱卒威逼恫吓,要他设法让岳飞认罪,然后将有毒的饭菜送去。

从那一天开始,这个平时对岳飞十分恭敬的狱卒忽然面露轻视,靠在牢门外斜立,全无平日的恭敬。岳飞心中非常奇怪,连忙追问原因。

那狱卒受了秦桧的指使,说道:“我平生以岳飞为忠臣,所以服侍岳飞甚谨,丝毫不敢怠慢,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岳飞其实是逆臣。”

岳飞越听越糊涂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连忙叫他赶紧把话说清楚。

狱卒立即转达了秦桧的意思,说自古以来,君臣之间是不能存有怀疑的。君一旦疑臣,一定要杀臣;臣一旦疑君,一定会造反;如果臣怀疑被君疑而不造反,一定被君疑而被杀;如果君怀疑臣而不杀臣,一定会被臣疑而造反。所以君臣之间如果有了怀疑,必定天下大乱。现在是君疑臣,所以岳飞才会被送到这里,岂有再活着出去的道理?如果岳飞不死,一旦出狱,定会怀疑君,怎么会不造反?

岳飞听完了狱卒的转述,犹如给人当头一棒,猛然惊醒了过来,他突然明白了想做忠臣就一定要死的道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仰望着苍天,半晌不语。

岳飞思索了半夜之后,向狱卒索要了纸笔,签写了认罪的状纸。狱卒这才松了一口气,将有毒的饭菜送到了岳飞的面前。

绍兴十一年(公元一一四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夜晚,岳飞被毒死在风波亭的监狱里。可怜他为朝廷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却不死在战场,而是死在寃案之中,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死后,秦桧立即下令将岳云与张宪也拉出去斩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