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我李景隆,大明最强战神 > 第32章 曹国公家出了麒麟子!

第32章 曹国公家出了麒麟子!

寅时三刻,天色将青。

凤阳街上,文武百官纷纷朝奉天殿赶去。

李景隆身穿蟒袍,腰挂绣春刀,自家门而出,独自赶往皇宫参加早朝。

大街上,只见胡惟庸一身朝服,趾高气扬地走在最前。作为当朝丞相,这份傲气他还是拿捏得住的。

可当他路过午朝门时,脚步猛地顿住,就见前方一道红黄身影伫立在阶前,于晨光中煌煌生威。

“这是....曹国公家那儿子李景隆?”胡惟庸眯起眼睛。

其他官员也纷纷驻足。

“胡相早啊。”李景隆微微一笑,做出请的手势。

“小国公好大的恩宠,蟒袍加身,真是羡煞旁人啊!”胡惟庸冷哼一声,大步朝宫内走去,心里醋坛子都打翻了。

李景隆身上的红黄相间的蟒袍,还有腰间的绣春刀,让他甚是眼热。

朝中素来有规矩,蟒袍非一品高官不可穿,可至今也没见有人被赐予蟒袍,而绣春刀更是天子近卫才能佩戴。

这李景隆不过十二三岁,何德何能,恩赐凭什么能在他这当朝相国之上?

有人欲言又止,但看到胡惟庸铁青的脸色,还有那一身华贵的蟒袍,都识相地闭上了嘴。

“这小心眼,真是没谁了!”李景隆不屑一笑。

算算日子,胡惟庸没几天好蹦跶了,倒也没必要跟他较真儿。

百官入殿站定,李景隆不紧不慢地走到高台之下的左侧站定,右侧站着的则是徐增寿,此时正朝着他挤眉弄眼呢。

胡惟庸站在文官首位,目光阴冷地盯着他。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喝,群臣齐声山呼见礼。

“免礼!”朱元璋坐定于龙椅之上,环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李景隆身上,“这小子,换身行头更是人模狗样,倒是生了个好皮囊。”

“九江,上前来!”

“臣在!”李景隆趋步向前。

胡惟庸心头一震,见朱元璋这份态度态度,再结合着李景隆超出礼制的着装打扮,想必今日朝堂怕是有大事。

“今日宣你上朝,可知是为何事?”

“老登,就是个坑人精!”李景隆见他如此说,自然明白老登不想亲自开口。

纵使心中百般不愿,他也只能接过话茬,“回陛下,想必是关于臣提议,设立锦衣卫一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昨日朝廷确实下了公文,封李景隆和徐增寿为蓝翎御前带刀侍卫,可眼下的情形,却与公文所述大不相同。

徐增寿身着蓝翎侍卫常服,腰配制式腰刀,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李景隆却是一身蟒袍系玉带,腰佩绣春刀,完全超出了蓝翎侍卫的规制。

众臣心中都明白——这锦衣卫的设立,分明是早就定下的局,今日老朱不过是在通知他们罢了。

一时间,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景隆身上,心里都在琢磨,这个少年执掌的锦衣卫,到底会有怎样的权柄......

“那你就说与百官听听吧!”老朱眼底撘拢着,手指不断敲击着龙椅扶手。

李景隆上前一步,缓缓道来:“大军凯旋那日路遇劫匪,剿匪之后发现背后竟是官匪勾结,此等祸乱之事,竟然无人上报朝廷!”

“如此,岂不是让百姓怪罪在陛下身上?故此下官提议设锦衣卫一职,专司监察百官。”

“锦衣卫,监察百官?”

此言一出,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陛下!” 胡惟庸猛地跨出一步,“此事重大,还请三思!”

“胡相有何见解?” 朱元璋目光如炬。

“陛下,锦衣卫之设,于礼不合。”胡惟庸冷笑一声,“更何况...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来监察百官,岂不贻笑大方?”

这话简单直白的蔑视,让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胡惟庸却越说越来劲,“更何况监察百官,乃是都察院之责。若另设机构,岂非让朝堂陷入混乱,横生争权纷争?”

殿内不少官员暗暗点头,胡惟庸这话还真是说到了他们心坎上了。

李景隆站在殿中,纹丝不动,脸色仍旧一片平静,仿佛与他无关一般。

这等气度,倒让不少和李文忠交好的勋贵暗自称赞,“曹国公家...这还真是出了个麒麟儿!”

“呵呵...” 朱元璋冷笑,“胡相说得好,可朕倒要问问,这些年都察院查到了多少大案?抓到了几个奸佞?为何这官匪勾结之事,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